本篇文章1225字,读完约3分钟

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成都提出加快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新型消费中心。

一年一度的“6 & middot年中购物狂潮已经开始。在通宵“买买买”的背后,这座城市正在悄悄地进入市场,将“买买买”提升为一种发展战略。

成都作为西部传统消费中心,近日在“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记住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巩固发展城市的战略优势,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消费型城市,加快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新型消费中心。

它们碰巧是一致的。

在东部城市上海,一场名为“上海购物”品牌的战斗已经开始。消费品牌是最新最时尚的,购物环境是最好的,商品性价比是最高的。它们被提出作为“三大核心任务”。为此,上海制定了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无论是新型专业化、国际化的消费中心,还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关键词都集中在两个词上:消费。

1

彼此一致的城市战略

历史上,沿海的上海和内陆的成都可以说是中国消费基因最多的城市。一百年前,南京路诞生了中国第一批百货商店。成都还有唐、宋、元时期“惜春广场”的商业文脉和历史积淀。消费和生活一直是成都最鲜明的标志之一。

最近发布的2019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上海和成都仍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榜首。

然而,这两个城市都敏锐地意识到了“隐藏的担忧”。上海已经失去了四个一线城市的第一优势,最新榜单的格局已经从“上北,深而宽”转变为“上北,宽而深”。尽管成都在新的一线城市中保持第一的位置,但其在一些子行业和西部城市(如重庆、武汉和Xi)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渐缩小,其在西南地区的商业优势正在被其他城市所稀释。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这让人们想起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公开场合提出的问题:10年或20年后,上海将如何参与全球竞争?这也是成都的问题。两地的共同选择是巩固和发展消费作为城市的战略优势。

上海称“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为“构筑战略优势概念的阶梯”和“把上海建设成每个人的购物天堂”。去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四大品牌”推介会,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四大品牌”优质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上海服务”、“上海购物”等四项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另一方面,成都注重构建新的消费场景,探索创新的消费和供给模式。无论是以天府绿道为基础的体育、旅游、商业、农业一体化,还是加快“三城三都”建设和“第一店经济”发展,核心都是提升成都在消费和服务方面的品牌影响力。这一次,成都提出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型城市,进一步明确“消费”在巩固和发展城市战略优势中的重要地位。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发达的消费能力不仅是最突出的城市竞争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两个城市的消费策略极其相似,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去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一份高层文件,呼吁完善消费促进体系和机制,进一步刺激居民的消费潜力。商务部还表示,将“开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项目”。这是继2016年原文化部启动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后,国家部委层面提出的又一个“消费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无论是从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还是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都对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能否符合这一要求并形成强大的消费优势也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

2

“不同的”购物中心

今年3月,成都派代表团到上海“学习经验”。主题是业务发展。

成都市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欧建玲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在她的手机里,她留下了一张超市里一盒普通彩色巧克力豆的照片,上面印有顾客选择的图片和文字。这张照片是在南京东路上海世茂广场的M豆巧克力世界亚洲旗舰店拍摄的,顾客可以在这里以几十种不同的“姿势”消费:在M豆长城前自己动手做一盒巧克力豆,并印一盒情人头像作为婚礼的陪衬-& hellip;& hellip"这与传统的购物中心非常不同。"欧洲说。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米豆巧克力世界亚洲旗舰店所在的世茂广场在翻修前是上海南京东路的标志性建筑,但在需求冲击下仍经历了冷锋。改造后,新的消费模式出现了:顾客可以在市中心勒科亚洲第一家旗舰店前与人力车师傅合影,或者体验一个有黑胶唱片的小镇。今年4月,世茂商业和主题娱乐创新部主任肖涛透露,翻新后的上海世茂广场的租金、客流量和营业额均增长了100%以上。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处于消费能力第一梯队的成都也正在经历这种市场变化。不难发现,“梅赛德斯·奔驰”等跨界消费已经出现在街头,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推出了卡丁车、扣篮公园、蹦床反弹公园等时尚商品,天府绿道、锦江夜游等绿道,夜间消费成为市场新宠。各种智能零售模式正在大大小小的社区中出现& hellip& hellip新场景的创建和新格式的引入都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消费和供应模式。这也成为了中国特色消费城市与传统消费城市的区别。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过去提到的消费型城市大多是指传统的消费型城市。由于“大生产、大消费”模式带来的物化现象,资源往往被过度消耗。另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型城市,更注重在消费供给创新、消费感知提升、消费模式构建、消费观念引导、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突破,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3

没有“市中心”的城市

回到成都后,一篇题为“上海没有城市中心”的文章让欧洲人思考:成都的城市中心在哪里?

“洞察2014-2018年成都零售消费者行为趋势”给出了成都主城区消费者群体的热图表。在图表上,惜春商圈的颜色最深。公共数据还显示,2018年成都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成都海洋太古代的营业额接近100亿英镑,几乎是其他许多主流场馆营业额的总和。同时,春燕商圈一楼的平均租金约为1316元/平方米/月,几乎是其他区域商圈的3倍。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有吸引力的地标确实可以给城市贴上标签,并帮助该地区的企业共同繁荣。然而,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也掩盖了一种不平衡的担忧。业务重心过于集中,难以形成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也抑制了健康合理的产品竞争和业务更新的动力。

上海的商业布局更加平衡。“上海没有城市中心”提到,除了新建的虹桥枢纽,在上海的中心区,东、西、北、南都有较大规模的商业中心。写字楼租金也保持稳定,价格相对统一。

商圈和商业中心一直是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在商圈的分布中几乎没有“城市中心”的概念。例如,上海去年推出了835家第一商店。据当地媒体分析,除了市中心的淮海中心+新天地,东部的陆家嘴+张洋路和世纪大道,西部的中山公园+豫园路和邱欢港都在第一家店所在的十大商圈之列。

均衡的商业发展也带动了上海的存量以及国内新商业设施的数量、面积和运营质量,这反过来又成为新品牌进入的原因。与成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4月份举行的成都第一店经济发展与交流大会上,20家品牌第一店宣布进驻成都,其中12家在成都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12家在元阳太古城李,12家在春盐商业区王府井。据欧洲司法组织称,这是单一中心的短板。业务重心过于集中,难以形成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也抑制了健康合理的产品竞争和业务更新的动力。

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大力引进新的消费模式,培育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区域商圈,已成为成都巩固和提升西部消费中心和生活中心地位的关键。除了传统的春溪路,金融城、双流空港、都江堰和熊猫新球都属于“核心商圈”的范畴。天府金城和天府中心将建设成为特色商圈。

对于欧建玲来说,回到成都一个月后,她邀请所有来自上海的新老朋友参加成都第一商店经济发展交流大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们可能都会成为成都建设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的中坚力量。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从上海到成都,它们恰好是战略消费城市。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jjxw/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