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1字,读完约3分钟

赵先生在1号店买了手机,但录用几个月后,手机突然变暗,无法开机,不得不去修理。 这个修理没问题。 工程师打开机器后,告知赵先生的手机不是工厂机。 除了螺丝有缺口外,密封件也不是工厂。 关于这件事,1号店会调查手机采购渠道正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律师表示,商家的行为基于现有证据涉嫌欺诈。

“1号店买新手机被指“非原厂””

手机维修被测定为“非保险机”

根据顾客赵先生的叙述,他去年6月9日在1号店消费998元,购买了1号店自营的华为p6手机,被家人采用,但今年11月,“家人说手机几个月前坏了,我已经打不开机器,不能充电。”

11月28日,赵先生拿起手机去了清河的售后服务网点。 工程师打开手机后,说:“这个手机之前被拆开了。 手机螺丝不同,有些设备表面有明显伤痕。 根据规定,不能保证这种情况。”赵先生有点震惊,您购买了新机器吗? 为此,他请售后服务工程师出具了检查单。 记者在赵先生提供的检查表中表示:“用这位工程师的分解机进行检查,防止分解和损坏,缺少一枚螺钉,规格不统一。 把这台机器鉴定为非保证机器”。

“1号店买新手机被指“非原厂””

多次折磨商家,说“置之不理”

赵先生收到检验单后,他马上给1号店的客服打电话证明情况,并将检验单等资料发到指定的邮箱。 之后,从一号店收到邮件,说他反馈的手机问题解决了。 他说:“手机的购买时间很长,不能判断是否分解了,所以什么也不解决。” 这样的回答引起了赵先生的不满,为此他多次回电投诉,结果还是一样,得到的是“换个地方修,他们不介意”。

“1号店买新手机被指“非原厂””

赵先生还特意问了是否拿着家人的手机去私人修理店修理了,据说家人因为手机坏了就放在家里,已经不动了。 “我去修理店开了两次单子,打了很多电话,但是没有解决问题。 没办法。 ”。 老赵无奈地说。

■1号店应答

手机渠道的正规问题还需要调查

昨天记者与一号店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表示,经调查,该商品供货方有完善的授权说明,货物来源正规可靠。 “手机类产品按照三包法和《新消法》的规定提供保修服务。 但是,如果客户在“7天内可以退货,15天内可以更换”以外的保修期内发现问题,需要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中心出具检测报告,根据厂家的意见解决”。 目前,检验单写为“非保险机”的问题需要调查,需要通过各个环节的确定原因和责任,与客户的信息进行解决。

“1号店买新手机被指“非原厂””

■律师说

1号店有欺诈嫌疑

北京百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晓震认为,手机还在保修期内,制造商出具以手机为“非保证设备”的检查单,表明商家出售的手机有翻新的可能性。 商家涉嫌欺诈,因为客户用新手机购买。

李晓震说:“从法律上讲,如果商家认为客户存在擅自维修等情况,导致手机无法保证,该商家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 举证责任在业者方面,如果不能举证,业者将承担不利的后果。”

北京晨报96101热线信息

记者黄晓宇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1号店买新手机被指“非原厂””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kjsh/1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