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文/路北

弘毅投资官网显示,2003年成立的联想投资企业目前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460亿元人民币,但与基金规模不对称的是其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知名度。 我们可以看到的新兴网络领域的明星企业不在弘毅的投资案例名单上。 我接触过的创业者,弘毅也没有一个有趣的。 反而,早就被电商内伤的苏宁成了弘毅津津乐道的明星例。

“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以前弘毅只是觉得懒得看,不想投资互联网领域,后来也投资东软、途牛、pptv,看看最新一起投资的未果例子,这位只有12年历史的投资企业的投资思维比其董事长柳传志柳老多了。

弘毅收购重庆天鹅锅被吹走的消息近年来引起了多家财经媒体的关注,去年9月公告的生意晚了一个季度后也以失败告终。 天鹅锅母企业创始人的说法双方不熟悉,弘毅收购天鹅后,按照弘毅的经营管理思路,天鹅高管流失三分之二,一线火锅经营人才估计弘毅不足。 这就像直接打脸一样,弘毅说他不善于不懂装懂。

“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这只是弘毅投资以前流传下来的领域的不成功例子,但基本上是弘毅投资战略的缩影。 太追求稳定了,没有冒险心,这还是风险投资吗? 直接做lp,把钱投向经纬、红杉等明星,收益率也不会比投资之前流传的领域差。

打开弘毅的官网,投资案例一栏,基本上前一排传来了制造业、百货业,苏宁、中软、pptv成为了少数新兴产业的代表,而这三个人,基本上是走向没落的级别。 (下图为弘毅官网)


大约两年半前,弘毅总裁以43%以上市值的高溢价收购苏宁电器12亿元人民币的股份,弘毅总裁赵令欢表示,此次入股属于长期价值投资,不会亏损。 从现在的苏宁股价来看,差不多是9元,离当年12.15元的入股价格还有很大距离。 弘慷国家的慷慨(投资苏宁的二期人民币基金多来自全国社保基金和中国人寿等国资资金),到底得到了什么? 虽然苏宁不能说不值得投资,但据说管理着近500亿元人民币投资企业的投资企业,创造这样失败的股权投资的例子,真的不应该。 苏宁在京东异军突起后,电商业务没有好转,连续两年整体收入增长了个位数,但怎么看都不是值得长时间持有的股票,价值投资投在了哪里?

“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利润和苏宁一起收购了一家叫pptv的被抛弃的视频企业吗? PTV当时无力回手优酷土豆、爱奇奇等视频巨头,费尽周折,弘毅与苏宁交手,但苏宁财报显示,由于投资pptv浮动8115万美元,弘毅称这是最后的节奏。

弘毅如此保守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早期的投资构想有密切的关系。 这家企业通过国企改造发家,背靠联想控股这艘巨型航母和柳传志牢固的关系网,可以不花大价钱募集数百亿资金。 但是,国企改造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中国以前传来的制造业红利期也逐渐远去,弘毅还遵守了当年的老规矩,没有被领域淘汰,这很奇怪。

“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弘毅不能永远活在联想和柳传志的阴影下,也不能只做以前流传下来的领域的收割机,适当地为移动网络行业增加投资,才是真正的投资未来。 但是,如果我们来看看弘毅的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方向布局,除了不能对号入座的pptv,都是上市公司,弘毅的投资管理者都在转动方向盘吗?

“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也有很多朋友说弘毅不是严格的vc,应该是pe,但是鼎晖、复星也和弘毅一样是pe,鼎晖投了360,还加了不少房,复星投资自媒体两年赚了7.6亿美元。 pe不能进入高收益的网络领域吗? 是谁决定的?

投资之前流传的领域确实风险小,但有风险的地方盈利了,其实两年前外媒就宣布弘毅投资转化率低激怒了投资者。 一家研究企业pitchbook估计,弘毅208年筹集的14亿美元资金,其利润远低于6%,投资者抱着悲观的情绪,问:“你们拿走了我所有的钱,现在要去哪里?” (资料来源: article.yeeyan/view/339690/316220 )

“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不能说弘毅没有投资的能力。 毕竟,可以募集这么多资金。 而且,初期基金收益还不错。 除了联想的背景关系,一定有一定的能力。 只是,这场风投也是“拼命”的大环境,弘毅应该改变主意。 不要寻求稳定。 兄弟企业的联想也在推动反向增长。 你比柳老的年纪还要风投的战术思维,真让董事长柳老衰丢脸。

“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作者介绍:路北,资深媒体人,长期在科技媒体担任采编工作,关注互联网、通信、it硬件行业。 与作者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文名称:路北id:lubei )进行交流。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手握460亿,弘毅投资却未老先衰”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kjsh/1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