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3字,读完约5分钟
文/孙宏超
疯狂的三天过去后,各大电商纷纷寄来捷克报纸。 但是与去年不同,没有出现流量井喷的场面。 EC平台赔钱赚了多少让人怀疑。
近两年来,电商从垂直化走向平台化,多个曾经很有个性的电商现在看起来似乎都是从同一个型号出来的,这种同质化迫使EC平台必须选择价格战来贴身。 这注定是一个一上桌就下不去的危险赌局。 牌局开始前,这些大电商各有所长,但京东以物流为核心竞争力,天猫想通过电商金融等手段建立完整的电商帝国,而今天,他们只能在价格这个低端战场上拼命战斗。
价格战,达成了谁? 你毁了谁?
已经是井喷的价格战了
京东三日大庆刚刚结束,各参战平台的胜负还难以预料。 京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中午半天的销售数据显示,电脑数码销售产品急剧升温。 笔记本电脑销量突破2万台,数码相机突破1万台,苹果接口扬声器每小时突破1万台。 高峰时期平均每秒钟销售2部以上的手机,一天的销量超过10万部,预计比上年翻一番。
另外,苏宁易购执行副社长也发微博称,截至下午5时,订单总量同比增长350%。
与往年的价格战相比,这次的各项活动之所以秩序井然,几乎没有针尖击中麦芒,是因为各家都使用阶段性促销手段,尽量不让热门商品直接见面。
对于期待没有热映的场面的业者来说,没有得到预想中的高流量。 据某第三方信息平台统计,截至18日下午3时,京东、苏宁、易迅、亚马逊、当时等各参战电商流量变化(相对于17日下午3时的流量变化)分别为36%、49%、61%、20%、12% 这些数据比较宽松,没有发生与往年相似的井喷现象。 年6月18日各商城流量全天相比17天涨幅,京东、苏宁流量增长率分别达到114%、175%。
虽然这些看起来不太风光的数字背后依然有点猫,但据笔者所说,有点EC平台公布的销量数字实际上不是最终的成交量,而是订单量,而且一点点的退货也没有计算在内。
制造商的困难选择
更可怕的是,在EC平台普天同庆的背后,制造商们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在价格战中,发起者看起来像京东、苏宁、甚至天猫,但真正的参战者往往是背后平台的制造商,这些平台提供了价格战的展示平台。 价格战的最后价格一定要嫁接在商家头上。
目前,一些电商正处于抢占市场份额上市的关键时期,以利润变现规模本来无可厚非,但卷入其中的其他公司该如何求生存?
目前,国内网购规模已经过万亿,在这个巨大的市场背后,是读者对电子商务的依赖。 制造商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为了迅速加强企业品牌的影响而参加大规模的活动,另一方面却为日益减少的利润而头疼。
这个困境去年迫使海尔,今年伤害了华硕。
国内某知名图书企业的负责人对笔者说:“商家必须在任何平台上赚钱,不赚钱的生意不叫生意。 客户将来也需要合理的评价,如果买很多没用的东西,那也是不合理的费用。 ”。
在团购领域最热门的一年,众多团购网站首席执行官向笔者表示,团购平台集资获取高质量资源的根本目的是构建资金壁垒,将实力稍差的小平台赶出市场,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 现在想想,电商的价格战也大致是这样的。
在本段结束之前,笔者想和网友分享一个故事:在一个城市,有卖包子的店,价格八毛,售价一枚,由于垄断,利润微薄,但利润还很少。 后来,这个城市又来了一个卖新包子的人。 价格也是8角,但价格也是8角。 质量一样的情况下,客户当然会选择便宜的一方。 不到几天,原来的包子店就关门了。 现在这个城市又只剩下一家包子店了。 现在这家包子店卖两种包子。 一个本来值8毛,另一个值8毛。 另一个是8毛,但价格降到了2毛。
这和电子商务现在的玩法不太一样。
被出租的客户
不仅是制造商,客户也越来越远离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正在走向团购网站曾经的怪圈,越来越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营销中,价格战最终变成了营销战。 先升后降、限量供应等手段不仅透支了客户的购买力,也透支了客户的耐性。
这次历史上参战平台数量最多、气势最多、枪毙意味最激烈的电子商务大战从6月初打响,这几天达到了高潮,但无论从社交媒体还是普通顾客的反应来看,顾客都是审美疲劳,传统的“浮 电商频繁过节、价格战,已经让客户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再加上很多客户在过去的促销中得了当,无论电商吹嘘自己如何让风暴降价,这些旧做法都再也激起不了他们的热情。 去年的“双十一销售节”可能会成为电商狂欢的绝唱。
国外大型连锁超市和百货商店在进入国内市场时也采取了价格战的玩法,但随着市场份额的稳定,价格战变成了多规模的促销。
要知道,客户最终想要的不仅仅是价格,更不是灌水的价格战。
价格战的未来
上下游电商价格战疲软的时候,价格战到底会持续多久?
电子商务被认为是将来给社会零售形态带来变化的致命武器。 但是,如果电子商务渴望以前流传下来的零售创新,最终只是一次又一次地通过价格战表现出来,那么实体零售在营销方法上与十几年如一日的促销等手段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电商依靠价格战斗,就无法逃避被淘汰的命运。
电子商务冲击以前流传下来的零售业的,不仅仅是价格的特点,还有多样的商品种类、便捷的获取途径,甚至良好的费用体验,这些本来就是EC平台们想要快速发展的方向,在不变、粗暴的价格战中,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电商价钱战成就了谁?又毁了谁?”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kjsh/1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