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6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信托公司接连发生了几起股权转让交易。虽然结果尚未落地,股权转让也不会给所涉及的信托公司带来根本性的颠覆,但这使得转型中的信托行业面临诸多压力。

光大兴隆信托发展研究与战略管理部高级研究员罗凯在分析了近期股权转让事件后认为,信托公司股权转让又一次高潮的到来,反映了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的加剧和股权市场供需双方意见分歧的加剧,但也部分反映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托股权等资本要素活力的增强。

“吐故纳新”或成常态

巧合的是,最近,证券公司的股权转让交易也开始上升,变得越来越密集。罗凯认为,作为经济中最困难的市场化部门之一,位于广阔市场版图核心区域的垄断性国有金融资本近年来正在悄然融化,反映出供给侧改革正呈现出“火花”和“细流”,这需要时间,但改革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孕育着新的活力。

“吐故纳新”或成常态

与以往股权转让高峰期相比,目前的股权转让正从被动的武力转向主动的攻击。“前三个高峰期的主要动机是应对清理整顿和新的监管规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管引导的艰苦努力和推动转型的压力。然而,在本轮股权转让达到顶峰之前,并没有新的反向监管规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信托公司由于其业务和模式,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转型的主动性和决心强于许多市场参与者,成为改革和发展的先锋。潮汐。”罗凯说,此外,这一轮转让主要是基于主动转让,而不是主动购买,也就是说,第一个发行和出售是绝对主导。

“吐故纳新”或成常态

罗凯认为,股权转让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信托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已经进入下行区间,股权的预期价值已经从外资股的东部向内资股的东部扩张,使得一些投机资本能够被募集并积极转让;第二,一些对自身流动性、减少损失和资本有很大压力的股东,尤其是那些已经做了或死了很多年、产能严重过剩的股东,必须自我推销。第三,一些控制性政府或集团的主动和强制性整合与重组主要是基于金融控制集团或产融结合或资本运作、重组投机和搭建平台来实现套利和寻租;第四,信任“围城”——内部想出去,但外部找不到更合适的资产而想进去。

“吐故纳新”或成常态

那么,信托公司在信托权益转让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罗凯认为,信托业市场主体少,同质化严重,业务结构相对稳定。虽然已经转型了几年,但行业内公司的分化程度仍然较低,特色业务不清晰、无利可图,这使得单个公司不敢走得太远,大家抱团取暖、背靠背的想法增强了。此外,近年来市场资金充裕,要素领域市场化解冻,这种转移本身也是信托公司和信托行业汲取过去、保持活力、开放发展的一种恰当手段,是“新时代特征下日益规范的市场行为”。因此,其转移对信托公司的影响是积极的,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没有投机、落魄和缩水资本的信托公司和信托行业将更加稳定。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吐故纳新”或成常态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