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58字,读完约8分钟

大额存单始于1961年的美国。当时,银行的利率受“Q规则”控制,利率上限通常低于市场利率。此外,随着共同基金等货币工具在其他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新的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花旗银行推出了第一张可在二级市场转让的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可转让存单。因为存款证比银行存款有更强的流动性和更高的利率,所以一发行就受到投资者的欢迎。1970年,美联储在90天内取消了10万美元以上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1983年又放开了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从而实现了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日本和韩国在利率市场化中期也推出了大额存单,然后逐步提高了自由利率存款的比例,最终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成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还发行了大额存单。然而,由于利率管制和流通市场的缺乏,市场一度混乱,并于1997年暂停。2015年6月,《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被视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大进展。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大额存单业务现状

有许多不同的术语,它们在中期和长期都很流行。在时间限制方面,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内引进了9个品种。其中,1年期和3年期市场需求最高,交易量分别占20%和45%。

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提前提取可靠文件计息。从发行利率看,每期利率比同期基准存款利率高1.4倍。一些银行机构的短期利率已升至2.3倍。就计息方法而言,大额存单并不完全等同于定期存款。虽然仍以年化票面利率的形式计息,但一些银行机构已经对提前支取实行了“文件计息”,即不按支取日的现行上市利率计息,而是按实际存款期限满足的最长期限产品的利率计息。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目前,大额存单认购相对平淡,对存款的拉动作用有限。同时,没有存款“动”的现象。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认购门槛过高,利率优势不明显。《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投资认购大额存单的起点不低于30万元,2016年调整为20万元;机构投资者认购起始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与其他投资市场相比,如此高的投资金额和有限的利率并不十分具有吸引力。虽然大部分银行机构的大额存单与同期基准利率相比上升了40%,但根据《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2015年年报》,封闭式非净值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68%,封闭式非净值理财产品为4.97%,开放式非净值理财产品为3.72%,均高于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门槛一般为55其次,一些银行机构没有足够的参与动机。三、四线城市的股份制银行成立时间短,机构少,存款市场份额小。尽管主要客户群拥有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但他们期望获得更高的回报。虽然大额存单的收入高于一般定期存款,但低于理财、基金等产品的收入。银行的积极营销宣传力度不够。定期存款超过20万元的高端客户中,本地企业银行机构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此外,区域存款市场的竞争压力很小,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发行大额存单。第三,第三方转账平台尚未建立,流动性优势未得到体现。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发行大额存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首先,大额存单的发行将进一步分化银行业。长期以来,存款一直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基础,是业务运营和规模扩张的基础。大额存单的发行为空提高存款利率打开了大门,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对资金的需求将决定未来利率差异的变化趋势。此外,随着大额存单发行规模的增加,银行业融资成本将普遍上升,净息差将收窄,银行利润将下降。大型稳定的银行能够承受短期内利率上升带来的利润压力。中小银行机构可能被迫提高筹资成本,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银行之间的合并和重组也不排除在外。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第二,改变债务结构。首先,定期活期存款。虽然资金起点相对较高,但由于各种到期日的优势,以及比同期存款利率更高的利率,一些活期存款将在流动性的支持下转换成大额存单。其次,定期存款是短期的。从盘锦地区目前大额存单的发行情况来看,一年期占比相对较高,且定价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减少了短期存款和长期存款的价差,部分长期存款将转为大额存单。第三,表外资金的国际化。大额存单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在拥有大量资金和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适当收入和保持流动性的客户。目前,这些集团大多通过购买保本或低风险理财产品来实现目标。随着金融市场整体收益率的下降,一些基金将从理财产品(表外)回归到表内。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第三,加快业务转型。大额存单(一种活跃的债务工具)的引入,将推动银行业务模式从债务驱动型向资产驱动型转变。银行不必为了支付存款成本而“被动放贷”。空的资产方业务转型将会增加,“存款机构”的业务模式可能会动摇。同时,大额存单也迫使银行机构提高债务管理效率。负债的工具、期限和时间点应与资产的运作相协调。资产负债的期限差和比率不仅要保持合理的利润空,而且要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对于存贷款业务依存度较高的中小银行机构来说,大额存单的发行和利率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促使其融资成本的提高,这必然会动摇传统的业务模式,加速中间业务、零售银行等“轻资产、高收益”领域业务的发展。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第四,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大额存单发行人应当是国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成员。会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有很强的独立定价能力。科学准确的定价管理需要完善定价机制,建立定价模型,优化参数设计...因此,发行大额存单的管理模式迫使银行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机构提高定价管理能力。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政策建议

世界各地的金融体系都经历了市场化改革。虽然过程复杂,但核心是资金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大额存单不是唯一的金融工具,但它在关键利率——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存款利率突然放开对银行乃至实体经济的过度冲击,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大额存单与利率市场化进程之间存在一种典型的助推关系:大额存单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而快速增长。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不再明显,发行规模也将下降。此外,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大额存单的推出有利于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由于大额存单的定价需要参考shibor报价,因此存款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shibor,实现货币政策从价格和数量管制向价格管制的逐步过渡,进而调节银行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如何稳步扩大大额存单发行规模,提高流动性,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一)有序扩大发行人范围。《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所有成员均可发行大额存单。目前,这些发行人是存款资金充足、债务渠道较多的银行机构,其主动性和宣传力度还不够。以盘锦为例,有7个法人实体没有资格颁发证书。为了稳定到期定期存款,一些法律实体计划推出以提前提取定期存款和“按文件计息”为特色的产品。这种储蓄产品无定期存款,操作简单,不受大额存单销售的约束,违反了现行《储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辖区利率市场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此外,从长远来看,由于发行资格缺乏而引发的声誉危机将进一步挤压中小银行机构的生存空间。中小银行机构的顺利有效转型不仅需要自身在经营、管理和技术上的转型,还需要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正确引导。因此,有必要逐步扩大发行人的范围。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2)提高市场流动性。尽快建立第三方平台,为大额存单的发行和交易提供服务,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投资需求。现阶段,建议各发行银行机构对通过柜台和电子银行渠道发行的大额存单提供报价和赎回服务,确保市场流动性。

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3)继续提高shibor基准。近年来,shibor的培育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货币市场定价的重要基准。但是,shibor是一个报价利率,而不是交易利率,特别是shibor定价的中长期产品流动性低,交易量小,shibor定价的产品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产品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影响了shibor的基础。下一步应以发行大额存单和同业存单为突破口,扩大shibor在中长期产品定价中的应用范围,增加shibor的交易基础,提高shibor的基准。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中小城市大额存单影响分析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