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6字,读完约2分钟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在这种背景下,高盛集团本月15日指出,拥有海外业务和外汇资产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可能会上涨。高盛集团的这一观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聚焦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根据最新数据分析,虽然在上半年海外M&A狂潮之后,中国企业对海外M&A的热情在第三季度有所降温,但中国企业的产业布局、投资主体、投资目标和投资领域都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引起人们对中国企业未来投资前景的思考。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交易已完成

呈现三个新变化

根据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为453.6亿美元,比上季度下降6.99%,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降温。然而,与数字相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结构性变化更值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王必军跟踪了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情况,他告诉记者,从第三季度完成的中国企业海外M&A交易十强来看,近期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首先,投资行业主要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在十大交易中,M&A企业的行业有两个案例,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M&A占69.68%。此外,制造业也占很大比重,共3起案件,涉案金额达19.5亿美元。其余五项海外M&A交易涉及商业服务、体育产业、采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其次,大多数海外并购都是由私营企业完成的。在第三季度完成的十大跨境M&A项目中,九家中国投资者是民营企业,涉及金额为124.04亿美元,占十大交易投资总额的98.29%。与上个季度相比,在完成的十大交易中,中国投资企业已经从地方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最后,战略收购占主导地位。第三季度,在中国十大跨境M&A项目中,只有一项交易旨在寻找市场,另一项交易旨在寻找自然资源,其余八项并购均旨在寻找战略资产。这些M&A交易要么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和安排高科技产业,要么是为了获得专业管理团队,要么是为了改善产业链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值得注意的是,就中国海外M&A地区而言,今年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乃至去年同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中资企业在欧洲的投资额大幅提高,投资额变化高达419.04%;然而,中资企业在北美的海外M&A交易量却出现了下降,环比和同比都下降了50%以上。此外,作为中国企业海外M&A的第三大目的地,亚洲在第三季度共进行了19笔M&A交易,总额达13.52亿美元,几乎全部集中在阿联酋、新加坡和香港的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新宣布的交易

突出四大趋势

与已完成的交易相比,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共宣布了70起海外并购,涉及金额为65.21亿美元。基于这些新公布的交易,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企业未来海外投资的几个趋势特征。

首先,从行业角度来看,制造业仍将是最热门的行业。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企业新宣布(未完成)的海外批发零售贸易并购有23起,总额为50.73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完成额的77.79%,占项目总数的32.86%,是本季度中国最大的新宣布海外并购行业。在按投资规模排序的十大新公布交易中,M&A企业以制造业为主的有6个,占M&A总额的83.38%。此外,文化、体育和娱乐占12.61%,批发和零售业占2.67%,租赁和商业服务占1.35%。与第三季度完成的十大M&A交易相比,投资行业仍以制造业为主。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其次,从地理位置上看,亚洲已成为新宣布的投资的最热门目的地。2016年第三季度,新公布的中国企业海外M&A目的地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其中在亚洲的投资占总投资的一半。据统计,第三季度新宣布的投资中,亚洲有42笔M&A交易,涉及金额30.03亿美元,占项目总数的60%,占总额的46.05%,主要集中在以色列的制造业。王必军认为,随着新宣布项目的完成,亚洲有望在第四季度成为海外M&A在中国的主要目的地。

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第三,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仍占绝大多数。在新公布的十大交易中,有八家投资实体是民营企业,涉及金额为34.59亿美元,占前十大交易投资总额的58.38%。

最后,新宣布的交易的投资目的趋于多样化,不仅包括寻求市场和战略资产的并购,还包括母公司向子公司注资以促进企业发展的M&A交易。数据显示,在第三季度新公布的十大未完成交易中,有两起是母公司收购海外子公司。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中企“出海”降温不降质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