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7字,读完约7分钟

12月13日,由华夏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和国家商报联合主办的“国际一流城市论坛”正式启动。第一次研讨会聚焦于新的一线城市。与会专家既有官方智囊团,也有高级别的民间参与;不仅有首都圈的老板,也有商界的名人,这可以说是一个跨国界的盛会。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这不是撤退,而是实际的碰撞。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重新审视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布局,已经到了一个不容错过的十字路口和时间窗口。短期而言,这只是对当前一线城市斯特姆和德朗的房地产泡沫的回应。创造更多新的一线城市和合理布局将有助于平衡房地产供求,促进资本从虚拟到真实;从长远来看,新兴一线城市的崛起将有助于打破现有一线城市的人才和资源垄断,促进区域均衡发展,重塑中国经济的新动能。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十三五”期间,我们需要一批新的国家中心城市承担国家战略和服务职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五个国家级城市群,这些都符合新一线城市的定位和作用。本次研讨会的真正价值在于,为“重塑中国经济新动能”这一重大课题探索方向,寻求真知。这只是开始。“国际一流城市论坛”的宗旨是建立一个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新型一线城市崛起的长效机制。每一次会议都将继续参与,长时间关注它,并乐于看到它的成功。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开中国地图,650多个城市星罗棋布。北方的四个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到处都是明星和人。

然而,人口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的四个一线城市可能无法承担更高的城市化预期。中国的大型一线城市不仅在东部“安全”,而且新兴的一线城市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增加一线城市的数量,搞好一线,让一线走二线,二线走小城镇。从经济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可以再飞20年。”12月13日,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玉栋在由华夏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和《全国商报》主办、各智库主办的“新一线城市研讨会”上接受《全国商报》记者采访。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在这次会议上,姚玉栋与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关庆友共同发表了《梯形城市化理论》,主张中国应该放弃“三角型”(一个第一城市)的城市发展道路,走“阶梯型”(多个第一城市)的城市化道路。

新的一线城市驱散了房地产泡沫

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规律来看,也表现出大城市人口聚集的特点。关庆友告诉《国家商报》,2015年,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和韩国排名前四的城市分别占51.5%、韩国37%、英国24.9%、法国22.6%和美国14.7%。“然而,目前中国北方、广州和深圳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2%,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即使考虑到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的背景,中国大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仍然不够。”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目前,中国有650多个老牌城市。受一线城市资源优势的影响,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华北、上海、深圳房价再次快速上涨。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玉栋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多的是从金融领域出发。他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在研究城市化之前,似乎对泡沫的风险考虑不足。”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大城市人口的集中,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经济增长、城市化和房地产泡沫都是相伴而生的。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国家信息中心房地产信息司副司长高聚辉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房地产泡沫,包括城市间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社会投资资本驱动因素、长期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等。

如果城市人口少,就很难吸引更多的资源,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强调大和小是不合适的。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太大,而缺乏规模经济的风险太小。可控“大”和多重“可控大”可能是出路。一线城市的人口应保持在2000万至2500万之间。”姚玉东说道。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国际上对城市规模的实证研究发现,任何一个城市的等级与其人口规模的乘积等于某一地区第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这就是齐夫定律。

关庆友说,目前北方只有四个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假设每个城市有2000万人口,每个层次有8000万人口。如果设置8个等级,将需要1020个城市,可容纳6.4亿人口,城市化率仅为46%,无法满足中国的城市化需求。

基于此,姚玉栋、关庆友认为,只有四个一线城市的“金字塔”城市的规模布局应该改变,一线城市的数量应该增加到八个,从而形成一条“梯状”(多个一线城市)的城市化道路。

“在一线城市,在2000万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将增加四个新的一线城市。根据zipf定律,通过建立6个城市,总共有504个城市,它可以容纳9.6亿人,占目前总人口的70%。”姚玉东告诉《国家商报》记者。

高聚辉还认为,新一线城市的形成过程自然会改善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规模、资源和环境,增强其对人口的集聚和吸引力,减少现有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缓解房价压力和泡沫风险。

新的一线城市创造新的经济动能

除了消除一线城市存在的房地产泡沫,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也将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动能。

关庆友认为,城市定位改善或城镇功能明确后,将有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对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明显,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并通过辐射效应、产业转移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深圳升格为经济特区后,经济快速增长。1990年浦东的开放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然后辐射到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关庆友向《国家商报》记者举例说,在建设新的一线城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将更多的立法权、行政权和金融监督权下放给城市,这些措施将通过多种渠道促进经济发展。在这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经济管理权限不断提高,地理优势不断叠加,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奇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关庆友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了“四大经济板块+三大支撑带”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发展理念是协调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新的一线城市将成为区域增长极,满足均衡发展的战略要求。

目前,在中国老动能弱、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正在通过降低产能、补短板等措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发展程度呈正相关,一线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在关庆友看来,建设一个新的一线城市也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填补短板”的任务。“在建设新的前线的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可以迅速得到补充,同时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此外,在去产能过程中,关庆友认为,由于新增一线城市的巨大需求,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相关产能过剩地区的积极推动。中长期来看,新一线城市经济活力的释放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将扩大总需求,提高相关产品的生产率利用率。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新一线城市作“梯”让中国经济再飞20年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