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70字,读完约9分钟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越来越受到重视。2016年,绿色金融将更快发展。回顾2016年的主要经济和金融事件,“绿色金融”是一个重要的说法。在相关问题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军,请他详细梳理2016年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国内外很多专家都说,2016年是绿色金融的第一年。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马军:绿色金融是供应方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世界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碳排放量巨大,应对气候挑战的任务非常艰巨。一些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是一个污染产品太多、绿色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供给方面加大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领域的投资,以提高未来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产出。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动员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的金融模式,应该大力发展。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人认为,“2016年是绿色金融的第一年。”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这种观点既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从中国国情来看,绿色金融最大的亮点是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于8月3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许多操作性措施,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最系统的政策框架。在政策层面,《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再融资、贴息、担保和建立政府参与的绿色发展基金等方式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从而刺激社会资本。我们的《指导意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在我们的政策出台后,印度尼西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支持绿色金融的类似框架政策。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政策层面的创新,2016年,中国还在绿色金融产品、工具和方法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让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例如,2015年中国没有绿色债券市场,我们在2016年初启动了这个市场。然而,今年前11个月,中国在国内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已达2200亿元人民币(国内发行2000亿元人民币,国外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42%,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此外,中国的机构还推出了绿色资产支持证券(abs)和绿色债券。今年,各地设立了许多绿色产业基金,支持绿色股权融资。中国有三家评级公司引进了绿色债券的评级方法(世界上只有五家),中国也出现了许多能够提供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的机构。中国债券和中国节能推出了三项绿色债务指标,绿色黄金委员会推出了公益性绿色项目环境效益评估方法,工商银行率先推出了全球银行业环境压力测试方法。最近,北京交易所和上海清算所在中国联合推出了首个碳互换产品。今年以来,几乎每周都能看到各种绿色金融产品的发行和创新的消息,非常令人鼓舞。我们的绿色环境压力测试方法、环境效益评估工具、绿色债券指数和气候债券指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年,我们成立了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虽然成立才一年半,但绿色黄金委员会在国内外组织了数十次推广和讨论活动,支持了30多个研究课题,包括一些绿色金融产品和分析工具的开发。目前,绿金委员会的成员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目前的160名成员包括所有大中型银行和许多大型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绿色企业等。这些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占中国金融资产的67%。如此大比例的金融机构参与了绿色黄金委员会的活动,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大头”已经开始真正重视绿色金融和负责任的投资。中国农业银行、CDB、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已制定计划,在集团内部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今后,应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的推广,特别是培育绿色机构投资者。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国际上,2016年绿色金融领域最大的亮点是20国集团正式讨论绿色金融,并在20国集团峰会公报中明确指出,有必要扩大全球绿色投融资,从七个方面应对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两年前,绿色金融在世界上还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话题,主要国家的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很少讨论这个话题,更不用说国家领导人了。一些国家怀疑绿色金融的概念。今年,在中国倡议和中英共同主持的20国集团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推动下,绿色金融已成为一个主流问题,并通过20国集团峰会公报成为全球共识。这种“政策信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10月,我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并参加了由金融部门主办的8次绿色金融研讨会;今年11月,在摩洛哥气候大会期间,我参加了四次绿色金融研讨会。如今,该行业非常重视绿色金融,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中国和二十国集团的推动之外,今年全球其他机构和国家也在努力推动绿色金融的主流化。例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成立了一个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组,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向g20提交关于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资源指南。法国最近颁布了《能源转换法》,其中第173条特别提到,法国机构投资者必须披露如何在投资过程中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绿色金融工作组在英国伦敦成立,旨在促进绿色金融的创新和国际交流。在20国集团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支持下,国际金融公司的可持续银行网络和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倡议正在迅速扩大其能力建设网络。印度、日本和印度正准备推出自己的绿色债券市场。香港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半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从这些例子中,世界正在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头,共同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虽然绿色金融在2016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未来的发展仍然很大,其发展过程将会遇到很多挑战。在这方面,你怎么看?

马军:没错。尽管2016年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全球绿色金融的规模仍远远不能满足绿色投资的巨大需求。根据oecd专家的预测,未来空.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将增长数倍我预测,绿色金融将在近几年甚至十几年内继续在世界范围内高速增长。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和有效应对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认为绿色金融至少面临三个挑战。首先是环境外部性的问题。所谓的外部性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例如,对于清洁能源项目,其受益者可能是居住在项目周围30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由于这个绿色能源项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减少,气体质量将得到改善,因此有许多受益者。但是,项目很难从所有受益者那里筹集资金,这可能导致项目收入不足,项目收益达不到私营部门要求的水平,社会资本不愿进入。这是“外部性”难以内部化的典型问题。在绿色金融领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各种方法来提高此类绿色项目的回报率。例如,再融资、贴现利息、担保等。《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措施都是为了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回报率。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绿色金融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期限错配。因为许多绿色项目都是中长期项目,如新能源、地铁、轻轨项目等。,这可以实现节能减排项目,但项目偿还期很长。然而,在许多国家,它们仍然主要依靠银行融资,而且由于平均债务期限较短,银行很难提供大量中长期绿色信贷。为了解决期限错配对绿色融资的制约,有必要寻找途径直接为绿色项目提供一些中长期的融资渠道和工具,包括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以未来绿色收益为抵押或支持的yieldco等融资工具。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绿色金融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如何识别哪些是绿色企业,哪些是绿色项目。如果一个企业不公开环境信息,不告诉市场它的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市场就不知道它是绿色的还是棕色的,也就不能为这些项目提供资源。解决办法是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一些国家或市场实施强制性披露要求,一些国家或市场进行半强制性披露,一些国家或市场进行自愿披露。我国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人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含义是,一些绿色项目具有良好的中长期商业可持续性,但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并不完全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技术和市场,因此他们过于担心这些项目面临的风险,不愿意提供贷款或投资。这种信息不对称在世界范围内也非常普遍,也是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然而,国内外已经找到了一些克服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一个典型的方法是通过专门的绿色担保来降低绿色项目的风险溢价。美国能源部专门为新能源制定了绿色保障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左右。政府用很少的资金支持了300亿美元的新能源贷款,有效地促进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也做过类似的项目。他们用少量资金担保了170个节能减排项目,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

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七部委发布的《指导意见》有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内容,这些政策的实施将给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带来许多机遇。例如,建立各种绿色发展基金,我们应该建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政府推出绿色基金,并支持私人和外国投资者推出各种绿色基金。因此,绿色项目将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尤其是股权项目。另一个例子是通过再融资、担保和贴现利息,降低绿色融资成本,提高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回报率。此外,我们应该在环境的高风险地区实施强制性保险制度,这将促进绿色保险业务。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绿色金融:2016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