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2字,读完约7分钟

潍坊10月21日电题:(十九大代表风采)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记者李欣

乌克兰樱桃,黑宝石李子,宇宙青椒。 销售美国工厂化育苗、以色列节水滴灌、荷兰花卉栽培、韩国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乐义”品牌蔬菜……山东潍坊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数十年来高度重视技术革新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潍坊寿光早就流传下来了,大棚里栽培反季节菜的农家也不少,但在旧大棚里保温效果不好,一冬天烧五六吨煤加热也只能做叶菜。 村里的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不信邪,奔波于大小饭馆,调查无数温室,写了几十万字的笔记本,但无法应对“深冬生产水果”的技术课题。 直到1988年春节,来自东北的一些新鲜黄瓜给王乐义展现了财富的曙光。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他听说辽宁瓦房店农民汉永山大棚冬天出黄瓜,大棚依山日照好,保温好,不需要烧煤。 1989年年初6日,王乐义前往瓦房店,很遗憾韩永山的《绝活儿》没有外传。 但是,对知识的渴望和丰富大众的强烈使命感并没有让王乐义放弃。 他北上东北三次,被“三顾茅庐”的精神和为老百姓谋富路的真诚所感动,向王乐义传达了“姐夫来了也没告诉我”的技术。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三元朱村的人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不烧煤晒太阳会长黄瓜。 为了给村民们开辟富裕的道路,党员必须带头。 带着压力,冒着风险,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的17名党员干部建设了第一家冬暖式蔬菜大棚。 1989年12月24日,三元朱村17家温室的越冬黄瓜被采摘,在市场上出售“一人份”。 王乐义回忆说:“当年越冬黄瓜秤每公斤20元,入夏结算,架子平均收入2.7万元(人民币,下同)。” 当时人均收入几百元的三元朱一下子出了17个“双万元户”。 小村沸腾了,第二年没有动员,村里一下子就有181家温室,挨家挨户平均一个以上。 从那以后,王乐义的名字就和大棚、蔬菜联系在一起了。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王乐义和三元朱人不是专攻“利”,而是把技术传给了全国。 冬暖式蔬菜大棚不仅使三元朱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还给全国农民带来了福音,结束了新疆每年8个月的吃外来料理的历史,山东寿光也成为了“中国蔬菜之乡”。

为了使更多的农民尽快富裕,患直肠癌的王乐义不顾身体,一年乘吉普车跑了4万公里以上,在寿光指导上建设了5130座塑料大棚。 延安发烧39度,1000多人连续4个半小时上课,无偿援助当地数万亩大棚蔬菜的迅速发展。 前后14次去新疆,使大棚技术在天山南北扎根,得到开花结果。 在家门口免费开办了各种栽培培训班。 从1991年开始,三元朱村的技术人员像种子一样撒向全国,冬暖式隧道迅速发展,许多农民迅速走上财富之路,节约了大量的煤炭资源。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三元朱村多年来领导了中国蔬菜栽培的潮流。 说到秘诀,王乐义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元朱人把阳光变成财富后,“科学技术”一词深深地铭刻在心中。 “无公害蔬菜”是王乐义克服的第二个课题。

王乐义行程找到了近万里无公害蔬菜专家王宪彬。 王宪彬说:“当时我的项目实验成功了六年,但还没有宣传。 第一个来找我的是农民……。 ”。 在王宪彬的指导下,1992年无公害蔬菜在三元朱村首次开发成功,再次成为中国蔬菜界的“独当一面”。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到1995年,寿光形成了以三元朱村为中心的2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高质量蔬菜新闻发布会,建设了寿光北京的蔬菜“绿色通道”。 2001年,三元朱300亩塑料大棚被农业部授予国内第一个“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三元朱高质量蔬菜被放在北京大型超市。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三元创新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997年,三元朱联合香港汇丰企业成立了“鲁光绿色食品有限责任企业”,开发蔬菜生产和加工。 1998年与红心集团合作,投资1000万元进行了大棚保健菜的试验开发,成功生产了sod西红柿、sod草莓、中华寿桃等保健蔬菜、水果。 1998年4月1日,三元朱第一车蔬菜运往俄罗斯市场,10吨西红柿不到两天就卖完了。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2001年7月,“乐义牌”蔬菜商标诞生,2009年村子和农业部门共同开发完成了蔬菜安全二维码可追溯系统。 将二维码贴在绿色食品包装上,在客户购买产品时,只需用手机拍摄、发送邮件,随时随地帮助客户快速准确地检索需要产品的新闻。 王乐义说,菜卖在哪里,质量能追溯到哪里,有问题就能追到最后。 小的“二维码标签”标志着“可追究的蔬菜”的诞生,让客人吃了“安心丸”。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王乐义又带领全村进入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他不仅在村子里设立了专业蔬菜加工、市场营销的企业,还注册了“乐义”品牌的商标,走出了“企业连基地、基地农家”的快速发展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检查合格的蔬菜是“乐义” 由此,农民的责任感增强,蔬菜质量得到保证,收益也提高了。 除了三元朱,周边村庄也陆续进入,迅速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0亩、有机质、生态型、无土栽培蔬菜2000亩,产品均达到a级、a级标准,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现在三元朱的大棚已经成为“蔬菜联合国”,栽培世界各地的优良品种,采用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乐义”品牌的蔬菜也销售到俄罗斯、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王乐义说“蔬菜联合国”来之不易。 当时拿着三元朱豪斯生产的高质量蔬菜去国外寻找商机,人选的缺点不可思议。 “东南亚人讨厌黄瓜上有刺,俄罗斯人讨厌切西红柿流汁……”原来外国人和吃蔬菜不同,黄瓜作为水果吃,西红柿切片沙拉,生吃为主。 不同的吃法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自然不同。 知道其中的“道道”的王乐义马上带着村民种了无刺黄瓜、果肉型西红柿,进入了外国人的餐桌。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进来,出去,三元朱的大棚连接国际大市场。 王乐义说,三元朱村和寿光市是中国蔬菜方阵的领头羊,必须每年创新、一步一步创新,才能带领这个巨大的农民方阵在国际蔬菜大市场阔步前进。

“乐义再忙也忘不了我这样的老人。 村集体出资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补助金,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这样的待遇”。 在王乐义眼里,村民们的事总是很重要。 村子里的张传贤老人生活困难,他每年资助1000元,平时总是给老人送茶和酒,“没有为别人着想的心,怎么能让别人服气我们”。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王乐义在村里当了30多年党支部的支书,三元朱从集团积累了2800元的贫巢,年人均收入1168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4280万元,各类存款馀额2460万元的小康村。 现在三元朱建设了乐义实验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图书阅览室、生活超市、农资超市、健身娱乐场所。 成立了“三元朱村艺术团”,定期组织演出。 对村庄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的硬化、绿化和亮化。 向各个家庭引进高科技水净化设备,让全体村民免费喝纯水……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抗癌成功的王乐义说,心里没有其他想法,埋头工作,为村民们做事实,吃着睡得香,心情平静,心情好对抗癌非常重要。 “所以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多,我没有吃亏。 那个人得了我的病,好了也活了三年五年,我这已经二十多年了。 而且身体应该更好,染上了工作的光。

【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长年担任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的70多岁的王乐义说:“一年工作一年,能活10年就活10年! 只要身体不出故障,活一天以上,就要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以上! ”。 (完)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潍坊寿光“菜王”王乐义和他的“蔬菜联合国”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