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50字,读完约6分钟

最近,河北省衡水市警方非法处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事件,相关的河北通泽生物技术企业将危险化学废液冒充醇类燃料、生物质燃料油、环境保护油等燃料油(俗称“锅炉燃料”),非法销售给锅炉客户

制图/李晓军

衡水市公安局相关人士最近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了此案的调查详细情况。 据介绍,这个事件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化学废液转化为锅炉燃料

今年4月,衡水市公安局根据大众的反映,调查了涉嫌违法处置危险的废液体污染环境犯罪的河北通泽生物技术企业。

根据警察的初步验证,河北通泽生物科技企业是炉灶和甲醇的销售公司,没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资格和燃料经营资格。 但是,民警在检查中发现,企业内存有大量的锅炉油,其来源是外来非法购买的多种危险化学废液。 这些废液简单配制后,以醇类燃料或燃料油的名义销售给河北及地方酒店、学校、医院、浴缸等“煤改油”锅炉的客户。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鉴于此案涉及面广、销售量大、其社会影响和危害巨大,4月28日衡水市公安局环安支队对河北通泽生物科技企业立案侦查。

事件警察随机对涉案企业内罐的液体进行采样检查,向地方提取了其中的6家下游客户的锅炉油样品。 据说警察提取的罐废液具有很强的毒性,2名民警在运送样品的途中,出现了恶心、头晕、溃疡等症状。

根据专门机构的检查报告,所谓的“燃料油”不是油类,而是多种有毒化学品的混合液,各样品的成分和毒性各不相同。 7月发送检查样品的是甲苯、乙酸乙酯、正己烷、三乙胺、苯、异丙醇、氯乙酸甲酯、氯苯等《危险化学品目录(版)》中记载的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挥发 样品经过燃烧检查,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超过国家标准,检测出氯化氢等盐酸气态物质。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5月19日,衡水市公安局敦促河北省公安厅召集省内环境科学行业的4名专家,审查相关企业的污染环境问题。 专家小组最终认定,送检样品都是危险废物,河北通泽生物科技企业非法购买、转售的危险化废液给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这些危险化学废液被转移到售后服务,下游锅炉的顾客燃烧的不是油,而是‘焚烧废’‘烧毒’”某事件的警官说。

追溯调查发现领域链。

衡水警察经过许多取证,表明这些危险化学废液从上游的药企、化工厂、实验室等机构非法流出,转了一千英里最终流入该市,达到了惊人的数量。 在不特定的制造商和领域没有无害化的有机溶剂、洗涤剂、萃取剂、高废弃物等废液废弃物,如果可以燃烧的话会被收购、转售,有害物质最终被排放到大气中。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正规公司无害化解决危险废物,每吨费用为数千元至数万元。 有些公司为了降低生产价格,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成为危险废物进入市场的来源。 按照程序,民警取出涉案企业的入出库发票、检验单和银行账单的往来记录,询问相关人员。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警察围绕上游的交货地点和人员,分为5省7市12县市区进行追踪。 其中,江西宜春某药业企业倒贴运费,江西某企业非法运输含有多种有机溶剂的废液。 内蒙古某企业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的危险废物以每吨100元的价格非法对外销售。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这些无害未解决的有机溶剂、洗涤剂、萃取剂等废液、废弃物经过几个手段上市。 河北通泽生物科技企业收购这些废液后,以2600元到3500元的价格倒卖给下游近千家“煤改油”锅炉的客户,违法牟利。 据介绍河北通泽生物技术企业每年销售,仅处置的废液就达到1万吨。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据事件民警介绍,对于收购的液体,经销商只测试燃烧热值和酸碱度,由所谓的“技术人员”随意混合配制,直到澄清。 很多环节只有“技术人员”注意到燃烧残留、烟雾、对废液有害的成分、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毒性,销售人员没有检测到。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有趣的是,在这个事件中,工作人员多与化工产业相关,但没有危险废物的经营和处置资格。 在涉案公司整个交货环节,燃料客户没有要求生产合格证、批次、产品成分含量等重要手续和说明文件。

现在涉案的多家外省公司已经提交当地警察依法解决,河北通泽生物科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马某被衡水市警察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缺乏监督调查取证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各地环境保护事业的加强,很多地方都采取了“煤炭改油、改气、改电”的措施。 对于天然气、电、柴油等能源,更便宜的锅炉燃料油应运而生,成为煤炭替代的优先,被广泛用于燃料锅炉、厨房炉灶。

但是,如果这些锅炉燃料油发生问题,会带来比煤炭更严重的大气污染。 衡水警察揭发的把这种危险废弃物作为“锅炉燃料油”的污染环境事件明确了“燃料油”领域的黑洞。

衡水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生废液、废弃物擅自配制变更为锅炉燃料油的事件,不仅与假燃料油的暴力驱动有关,而且与目前缺乏完整的燃料油标准体系和比较有效的领域监督管理有关。

在这个事件中,非法采购燃料油的不法分子不仅见利忘义,在利益的推动下,“锅炉燃料”的经销商也只关注原料的价格,不关注成分。 对一些监督管理部门来说,关注点只是是否烧煤,燃料油的监测以形式流动。

以前传来的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非法处置事件多为非法排放和异地倾倒,衡水警察这次破门的事件,涉及“锅炉燃料”产业链的机构和个人复杂,环节复杂,各环节的经营者有意隐瞒证据,销毁,事件 另外,由于废液中混合的“锅炉燃料”的成分多、杂,鉴定机构无法定性、定量样品的所有成分,难以充分鉴定,也给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带来了极其困难。

【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这一事件的调查在全国尚属首次,但这种违法的方法决不是例子。 》衡水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坦率地说,危险化学废液、废物的非法处置不仅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在运输、处置、配制过程中容易引起爆炸、中毒等事故,有关部门需要迅速进行全领域的仔细检查整顿。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首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案:万吨废液变锅炉燃油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