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6字,读完约2分钟

4月7日电(记者刘可耕)是设置在福州晋安区民宅的“还物工作室”,29岁的福州脱胎漆艺器物修理师吴启彬,虽然专注于古代建杯的修理,但多年恋爱的“90后”她和彬彬手牵手。

记者来访,工装吴启彬先生脱皮刮脸。 一边用沾着大漆的双手播放他着迷的诗人李元盛的作品“我想和你虚度时光”,一边用修理过的古代建盛茶接待客人。

吴启彬说,从小受母亲的影响,以前流传下来的工艺美术之情有独特的表现。 2012年从福建省江学院艺术系毕业后,机缘巧合让福州民间漆艺师学习脱胎换骨的漆艺器物修理,一发不可接受。

历史悠久的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丰富地方特色的中国以前艺术珍品,与北京景泰青、江西景德镇瓷器齐名,被称为中国以前传入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毛饰艺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闻】福州新生代漆艺匠人创业路:传承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吴启彬告诉记者,脱胎漆艺修理的制作过程,从缺少一个工艺品的修补开始,经过漆灰、上漆、打磨、荫干解决等至少39道工序,这成为半成品,漆器被称为“地底”。 最后打磨,发饰研磨,纹饰,制成华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往往周期在2个月以上。

【要闻】福州新生代漆艺匠人创业路:传承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年,学艺满两年后的吴启彬终于圆梦,放弃了“铁饭碗”,与有共同兴趣和志向的她在福州晋安区开设了“还物工作室”,进入了新生代漆艺匠的创业道路。

“每天花在修理上超过10个小时,即使是除夕自己也在修理中阅读。 “修补”的日子不是华美的,但既然选择了,人生就没有后悔。 ”。 吴启彬说。

夕阳的馀晖从“还物工作室”的窗户落下,吴启彬站起来脱下工装,抱着吉他演奏古典曲子,坐在上端的她捧着脸颊,疯狂地听着。 (完)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福州新生代漆艺匠人创业路:传承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