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应尼)“过去说‘老吾老及人老’,这个基本角度的老人是弱者,要保护他。 现在,随着老年人文化程度、健康程度的提高,他不需要被视为弱势群体,可以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是我们说文化养老时首先要改变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24日的“文化养老圆桌对话”论坛上指出,从中国现实看,文化养老从观念到措施还需要多方面努力。
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快速发展研究院、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最美的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项目》以及国家养老网主办的“文化养老圆桌对话养老智囊团揭幕式”24日在北京举行。
如何看待文化养老? 杜鹏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5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优势是更健康、教育水平更高,有巨大的文化精神生活现实诉求。 例如,社会上已经反映了广场舞,老年大学之一很难追求……要实现政府、社区、家庭之间比较有效的联动,需要研究老年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他认为文化养老的迅速发展从中国的现实来看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观念上重视文化养老。 现在不太被重视。 例如,广场舞就是其中之一,园区是孩子玩耍的游乐园,可以配合相应的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所,但几乎没有为老年人跳广场舞。
“最美的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组委会主任张运防表示,现在许多养老服务依然没有摆脱单一的物质养老,忽视养心、支撑生命厚度的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如何参与文化成为老年人生活 “养老服务必须尽快补充文化课,随着社会各界对多元化养老诉求的广泛关注,文化成为老年服务业不可或缺的公共供给,文化养老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和老年人增加的文化诉求而提出 ”。
国家养老网总顾问、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前副主任杨正泉表示,文化养老包括人的尊严问题,包括发挥文化活动的问题、特征和作用的问题,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养老的最好方面。 “养老必须激发人自身的机能,自立,自信,自强。”
如何实现文化养老? 文化部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主任李泽林表示,年底前全国文化系统运营的老年大学有853所,90%以上属于市县二级老年大学,而且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硬件设施继续改善,学业条件稳步提高, 但是,即使是现在,也存在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满足诉求等问题。 理论研究比较落后,全国缺乏统一教材的城乡学校条件差异比较大,快速发展不协调等。 他说,年文化部透露文化部老年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老年大学等10所老年大学将为规范化建设考试,今后从中摸索经验进行宣传。
杜鹏认为,文化养老不仅可以通过政府措施推进,文化馆的资金有限,而且公益性不能收钱,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有明确的功能划分吗? 没有机制就不难。 “如果把文化养老看作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整个社会的力量就会重新分配。 比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海外很多国家的大学都可以让老年人一起学习。 许多国家中小学的周末教室被老年人大学录取。 现在,任何学校都不能这样做。 ”。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专家:文化养老大有可为 须首先平等正视老年群体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