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6字,读完约5分钟

静9月12日电(史玉江)“骏马、雪山、草原……这是我喜欢的生活”土耳其战特青年在电影中的告白半信半疑。 长期以来,年轻人追求现代的生活习惯,据说对自古流传下来的守护不是他们的愿望。 但是,即使是现在,在天山深处,生活舒适的土耳其人一直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每盆水草都在移动,依赖着自然的唇齿。

【要闻】探访土尔扈特后裔游牧生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最近,记者来到新疆和静县巴音郭楞乡,试图访问远离城镇和景区的土尔夫人以前的传人生活。 国内土尔战特人民代表大会大部分住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的土尔战特人约4万人,其中和静县约3万人,约80%继承了畜牧生活。

【要闻】探访土尔扈特后裔游牧生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资料显示,这里的草原牧民本来是从伏尔加河一带以东回来的土尔康特蒙古族后裔,在18世纪他们的前辈写下了豪壮的东归民族的历史,至今他们仍无忧无虑地住在这片草原上。

即使8月的盛夏过去了,河谷里依然是绿洲。 路边有很多“保护野生动物”的牌子。 白色的蒙古包散落在山腰和海湾,有的看起来很高,有的扎在山坡上,有的像《蒙古秘史》中的《斡尔朵》那样,顶部突出,用独特的方法与下部相连。 据当地人说,这个蒙古包在寒冷的冬天很暖和,不需要太多燃料。

【要闻】探访土尔扈特后裔游牧生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巴戈尔乡离静县300多公里,是最远的乡,据说管辖3个村庄,现在有50多户牧民,每户约有500亩草场。

亲切的款待从以前开始生活中就有现代的因素

这一天,我们驱车下了217国道,在广阔的草原上颠簸着前进。 阳光在燃烧,但很凉爽。 越野车行驶了17公里,慢慢靠近蒙古包,忙碌的土尔夫人看着我们,从铜光闪闪的小碗里冒出了乙二醇奶酒。

蒙古女主人叫马兰戈里,这里是财产(游牧民族财产是家畜)比较丰富的一户,现在有近800头羊、十几头牛。 她有三个蒙古包,一个是一个人生活,一个是厨房,另一个是客房(类似于我们的客厅)。

奶酒下肚,马兰戈里把我们放在蒙古包里,里面放着招待客人的圆桌,上面放着一点布尔次克,酸奶、奶油块和酥油饼,上座后,主人又给我们带来了热奶茶。

这个蒙古的外观构造还保存着原始的风格,被两片厚厚的帆布包围,被交叉的木棒包围,上面最中心留有天窗,土尔战特被称为“天穹”。 包内外的陈设已经有了现代的因素。 蒙古包外面设置了太阳能板,包里有电视和冷库等设施。 生活比祖先方便多了。

【要闻】探访土尔扈特后裔游牧生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骑马放羊不是风景。

问家里的男主人,马兰戈里说他早上一大早就骑马追羊群,放牧到附近的河谷里。 站在蒙古包外眺望远方,土耳其人骑马,追着成群的黑头羊在草原上慢慢移动。 这些马看起来不高,但走路很优雅,就像欧洲马跳马场一样。 记者感叹,在这里骑马放羊不再是风景,不再是自然的事。

【要闻】探访土尔扈特后裔游牧生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在这片草原上,不仅看不到大规模开发的痕迹,而且土尔康特人保护自然的意识很强。 马兰戈里告诉记者,草原是他们继续生存生活、生命的家园,牧民们一年四次绕草场,是为了保护天然牧场。

一年换四次的交通工具是马

这么多人搬到下一个牧场,至少需要20公里的路程,而且一年转四圈不是很难吗? 马兰戈里笑着,蒙古包重约250公斤,30分钟就可以装载到牛车上,到了下一站,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很好地采用了。 另外,有很多马,并不难。

土尔扎特人吃喝玩乐和拉萨在草原上,完全是开放的自然生活。 这里没有城市那样来往的汽车,从几岁的孩子到将近70岁的老人,他们唯一的交通就是马。 这里也很安静,偶尔只能听到家畜的叫声。

邻居家的往返需要一个小时

闲聊的时候,该村大约四十岁的阿姨来送东西,看见我们在这里,说几句话就走。 马兰戈里说,她是离自己最近的邻居,从自己的蒙古包走到这里,往返约4公里,要1个小时。

我们建议开车送这位阿姨,但她没有拒绝。 来到她的蒙古包里,一个阿姨用以前传下来的做法做牛奶。 五六岁的女孩在晾酸奶块。 阿姨让我们在蒙古包里休息一会儿,说要去炖羊肉,我们婉言谢绝了。 离开的时候,阿姨用一袋快速装上酸奶块,扔在我们车内……

【要闻】探访土尔扈特后裔游牧生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野生动物频繁出现

据当地人说,这里生活着灰鹤、雁鸭、北山羊、盘羊、狐狸、狼、笨蛋等许多野生动物。 牧民与它们和平共处,没有听说彼此有伤害的行为。

走在草原上,有时会发现小土囊。 土包边上有个洞,偶尔看到小动物出来吃草,靠近我们也没跑。 我本来以为是野免。 当地人称这种动物为旱獭,草场上没有破坏,牧羊人不会伤害他们。

在附近海拔3400米以上的雪山上,土耳其战人放牧时偶尔会看到熊和雪豹出没。 一个牧民告诉记者,在山上放牧时,见过灰色的黑熊,站起来比人类高得多,他们被称为“狗黑点”。

夕阳西下,我们驱车离开了这片草原。 经过了一天的闭幕回忆在记者脑海中“放着幻灯片”,感到叹息和感动。 在漫长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这些草原上的游牧人与活着的家畜一起选择牧场迁徙,随着岁月流逝游牧……(完)。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探访土尔扈特后裔游牧生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