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7字,读完约4分钟
昨日上午,数十名身着深蓝色制服夹克的数字城管人员在河江亭小广场举行了统一着装仪式。从那以后,梳妆城的1200名数字化城管监督员,将对数字化城管进行更加规范的高层次监督管理。
配备“八件套”设备
城市管理问题的日常检查和核实
编辑在现场看到,所有数字城管队员都穿着深蓝色的马褂,胸前插着蓝绿两色的芙蓉花(成都城管队的标志),下方是四个绿色大字“数字城管”,背面是白色的数字城管队及其辖区。“着装的目的是让数字城市管理团队的形象更加标准和整洁。”市数字城管监察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统一设计生产了全市数字城管监察标识设备,人员实行编码管理。这些设备标志是数字城管监督员在工作中使用的识别标志。严禁其他人员盗用或冒用。
2008年加入数字城市管理团队的张淑铮(音译)表示,穿制服更容易开展工作。据了解,数字化城管监督员的工作设备有“八套”,即工作服、工作证、工作包、工作笔记本、钢卷尺、雨具(雨伞或雨衣)、强光电筒和铁锹。其中,工作服、工作证、工作包和工作笔记本都印有“数字城市管理”的标识。“钢卷尺是用来测量问题零件的大小的,晚上使用明亮的手电筒,铲子是用来对付‘牛皮癣’的。我们过去有这些东西,但它们都是分开准备的,没有统一。”张书正告诉编辑。
据了解,成都市共有1200名数字化城管监督员,其中有760多名在中心城区。他们的工作是每天在街道的网格内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日常检查、收集、报告和核实。核实媒体曝光、领导委派、公开报道等渠道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承担城市管理专项调查;自行处理小城市管理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规范化监管
据报道,在中心城区,每天有8000多个城市管理问题。
成都是全国首批数字城市管理试点城市。2007年,它在成都和六个中心城区建立了一个两级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到2012年,14个郊区(市)、县将分布式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2016年,中心城区80个街道办事处和街道综合指挥系统平台将建成并投入运行。据报道,2015年,市城管监察中心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组建了市级数字化城管监察队伍,各区(市)、县也组建了各自的监察队伍。
据了解,成都的数字城市管理和监督区是1157.9平方公里,分为27775个单位网格(其中1801个在中心城区),连接到2450个合作单位,并与公安“天网”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自2007年以来,发现并解决了1700多万个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率超过98%。仅2018年,全市数字城管部门共发现城市综合管理问题558.4万个,同比增长11.63%。
据市数字城管监察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数字城管监察队伍在推进数字城管“高水平监管、高水平协调、高水平考核”机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监管的常态化,为考核提供了依据”该编辑了解到,目前,数字化城管监督员的监督模式已经从原来的“9:00-5:00,三分之一的员工休假”转变为“7:30-10:30,不休假”的正常监督模式。监督员每天在指定的责任网格(人均责任网格面积约2-4平方公里)内进行定期监督。检查频率为每天1-4次。主管每天人均汇报15个城市管理问题。中心城区的监督员每天报告8000多个城市管理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街道办事处和辖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成绩单”。
据了解,目前,市城管监察中心对信息采集服务企业的绩效质量进行了严格评估,设定了30项精细化考核指标,对信息采集人员的检查轨迹和案件质量进行了量化抽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整改。同时,中心城市的监督员应每半年轮换一次责任网格,以确保检查和监督的公平和公正。(李霞编辑)
原标题:1200名数字城管身着新装亮相;人均报告每日15个城市管理问题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成都1200名数字城管身着新装亮相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