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29字,读完约9分钟

莫斯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它在最近的热门电影《漫游地球》中控制着空间站,并负责地球的导航,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现实,人工智能正受到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推动,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四川阿泰机器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设计的检测机器人采用多传感器融合、超声波+红外等技术,更加智能化和精确化。成都考拉悠然社区设计的物业门禁与安防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人脸门禁、异常行为分析等功能。在通威太阳能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像橱柜一样的输送机器人在车间里来回穿梭,将材料输送到生产线上,自动机械臂正在快速抓取电池片...无论是日常手机应用的功能,还是大型企业复杂庞大的数据处理系统,背后所反映的其实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市的快速发展。为加快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人工智能+新经济”产业体系建设,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明确了成都市未来三年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集成应用)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到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集成应用)产业规模将超过5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进一步明确,到2022年,将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区,打造最具产业融合特色的“中国智慧谷”,打造国际知名的工业智能网络示范城市,打造世界级的智能无人机和车载网络基地。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三项关键任务:加快巩固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不断提高人工智能产业水平,全面营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为加快成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布局打下坚实基础,高性能、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撑。《规划》提出加快成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布局。同时,制定全市“智慧园区顶层设计规范”,加快工业互联网和汽车网络示范建设,推进IPv6、5G商业试验和IOT网络全覆盖的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数据资源,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模拟训练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计划”提出支持建设一批行业培训数据库和标准测试数据集。在技术方面,该计划提议开发新一代核心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人机交互等智能认知算法库、工具集和开源框架的开发,加快智能传感器、高性能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力争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只有应用了技术,它才能显示出更大的生命力。《规划》提出要提高人工智能服务的现实经济能力水平,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整合和应用创新。大力发展智能手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无人机等智能设备以及智能汽车联网等智能系统。《提高能源水平和加快人工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规划》提出,我市将加快人工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人工智能的实践者。为此,我市将推进“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紧缺的企业到成都发展,鼓励已落地企业增加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该计划还提议实施“人工智能+行业沙箱”培养计划。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带领下,分别选择了三个以上的试点示范项目,对人工智能“工业沙箱”的工业集成应用场景进行测试。为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并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划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具体工程的示范,支持将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纳入城市机遇清单,发布给人工智能(产业整合应用)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和种子企业,探索开展“揭牌”重点研究。同时,我市还将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医疗”示范项目,并针对具体应用场景选择一批“人工智能+交通物流”示范项目。建设生态、建设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发展人工智能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规划》提出,我市将推进产业实体一体化,支持市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所建设,汇集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孵化。我市还将支持成都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建设市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工程研究和科技成果开发。在人才供给能力建设方面,《规划》明确提出,我市将在新经济的“双百工程”中优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合格人才。我们将探索人才引进的新模式,把本地商人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力量。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微软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等机构,打造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增强本地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规划还提出积极引进、组织、策划专业、国际、高端人工智能品牌盛会,交流前沿发展趋势,展示最新落地成果,促进项目供需对接,营造产业发展氛围。此外,为促进产业集聚布局和协调发展,我市将重点建设全市统一协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按照“一个核心领导、两轮驱动、三园支撑、四区协调、多点示范”的原则,构建“1234N”产业载体发展格局。高达2亿元的12项专项政策支持促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编者昨日获悉,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以下简称“专项政策”)。《特别政策》共12条,从三个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巩固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不断提高人工智能产业水平,全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其中,《特别政策》明确支持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孵化,最高支持2亿元。在巩固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方面,特别政策明确从四个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集成应用创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平台服务。其中,明确支持龙头企业加入高校、研究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人工智能重大关键技术联合研究,最高资助1000万元。在提升人工智能产业水平方面,特别政策明确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培育”项目、“人工智能+产业沙箱”培育计划、“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具体项目示范。其中,新引进和注册的人工智能企业,只要在一年内达到成都设立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综合(地区)总部、职能总部等总部的标准条件,可授予企业及其高级管理人员5000万元人民币。在全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方面,《特别政策》明确提出要促进产业主体整合,加强人才供给能力建设,提升本地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促进产业集聚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强金融支持。其中,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创新创业的赖荣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将获得1亿元的综合资助。专家们将观察到,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将来到成都发展“这是一个认识更深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它不仅涉及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技术基础、人才培养和应用场景等,而且基于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形成了更好的耦合”昨天,在接受本报编辑采访时,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郭大庆表示,成都的人工智能企业大多是初创企业,龙头企业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计划提出推进“人工智能+企业培育”项目,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和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参与者。“计划中还提出要建立一个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这一点非常重要。”他说,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结构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郭大庆认为,成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规划中提到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产业集群的推进,产业、科研的协同创新等。充分发挥了成都自身的优势他认为,“从中期来看,该计划的实施将促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发展。”企业支持企业创新的呼声如此之高,以至于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引导科技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研发的投入,并对科技企业实际研发投入中新增部分给予100万元的补贴,新增部分享受按10%的比例计算扣除上一年度研发费用的政策”。鼓励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和技术标准发展,并给予60万元以下的补贴。”成都考拉悠闲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沈富民看到“12篇文章”的第一篇,非常激动。“考拉悠然目前拥有80多名正式员工,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继续保留一半以上的研发人员,并扩大市场团队。该公司的技术已在三个主要方向上得到深入传播,更多地应用于实践,并加快了市场份额。”沈富民说:“公司发展太快了。政府的支持和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智能安全市场让我们继续前进。这种对企业创新的有力支持极大地鼓励了人工智能企业。”(编者程宜欣,刘·)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成都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区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