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7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p2p平台的资金存管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最有趣的是,在这个问题上,p2p平台和商业银行似乎都有说不尽的“困难”。

根据《同业拆借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同业拆借信息中介机构应实行自有资金和借贷双方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合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借贷双方的资金托管机构

虽然《征求意见稿》给出了18个月的整改时间,但许多p2p平台承认存在“巨大压力”。据了解,很多p2p平台已经宣布他们已经达成了与银行存管的意向,但是真正与银行连接的平台只有10个左右,而网上贷款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整个行业的平台总数已经达到3944个。

资金存管的“两难”

白一金融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洪坦言,去年8月底金融与民生银行签署了基金托管协议,也与中行保险签署了履约保证保险协议,但相关业务进展仍然缓慢。“银行和保险公司可能对相关业务的具体操作有所担忧,因为监管规定尚未出台。我们希望在政策层面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的政策支持和具体指导,帮助双方合作扫清障碍。”杰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险控制官王晓婷也表示:“目前的情况是,各机构都在竞相与银行洽谈,竞争激烈时,推广过程将相对缓慢。此外,一些银行的业务部门会等到总部的规定完成后才开始实施,这就变相增加了时间成本。"

资金存管的“两难”

一方面,p2p平台深切感受到资金存放缓慢,抱怨连连;另一边的银行也在“受苦”。许多银行业人士承认,技术不是问题,人员也不是问题。最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一个平台运行,它将拖累银行的声誉。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基金托管部的一位人士坦率地说,“虽然有人解释说它是存管机构,但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什么是存管机构。如果有风险,我应该怎么做,去银行追究责任?”

资金存管的“两难”

Shoujin.com总裁周建表示,互联网金融产业已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各种平台发展不平衡。“电子租赁等事件的发酵打击了该行业的声誉。公众舆论乃至整个社会都给p2p行业留下了欺诈和非法集资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氛围真的让银行感到困难。”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由于p2p平台流失的接连风险事件,许多开展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不仅提高了相应的门槛,还故意放慢了推广速度。

资金存管的“两难”

据了解,目前许多银行要求p2p平台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或要求平台的实际控股股东为大型国有企业、主板或中小板上市公司、大型金融机构、知名互联网企业或由知名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的平台。根据零一研究所数据中心的数据,目前运行正常的2033个p2p平台中,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的有737个,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元的至少有990个,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有1811个。由于工商信息披露不完善,在这些平台上找不到实收资本。但是,实收资本可以达到上述三个门槛平台,应该很少。

资金存管的“两难”

专家和银行业内部人士表示,商业银行防范声誉风险是合理的,最后,有关部门有必要出台进一步的资金存管细则。

也许这也是大多数p2p专业人士的希望。包总裁建议加强市场风险监管,严格要求中介机构实施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保管和保管之间仍然有几个显著的区别。托管包括获取投资资产的交易数据,由银行单独进行资金结算,在资金账户管理中判断交易是否真实,而存管机构只统一保存交易结算资金。因此,托管比托管更重要。”

资金存管的“两难”

此前由马孜金融银行、德阳银行和荣宝支付,三方共同试图建立共同托管。马孜金融银行首席执行官唐希望未来三方在资金托管、支付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资金保障。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资金存管的“两难”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