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6字,读完约4分钟
一段时间以来,一篇被广泛转载的网络文章《黑暗中的一个人的阴谋》指出,“锂电池知识产权的数百项国际专利来自日本和美国”,“世界上只有中国在动力锂电池上进行了巨额投资”,“我国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几乎全面亏损”...关于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网上文章引用专家的话说“完全失败”。这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和疑虑。这篇文章中的评论有什么科学依据吗?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人民日报》的“验证”栏目采访了一些行业专家。世界上只有中国在锂电池上投资巨大?回应:许多跨国公司正在争夺锂电池行业。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对锂电池进行巨额投资的国家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刘星江介绍,2015年,全球锂电池投资总规模为100-12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美国等国家。据统计,日本公司如松下和佳士得已经在锂离子电池上投资了50多亿美元。因此,不仅中国在投资锂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也成为全球投资热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根据公开信息,特斯拉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建造一座年生产能力为35千兆瓦的超级工厂,总投资为50亿美元。计划在2020年达到全部产能,届时每年生产的锂电池可以供50万辆电动汽车使用。Lg化学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建立一个动力电池工厂,年生产能力为5万台。在此之前,lg化学在美国密歇根州拥有工厂。“几年前,世界领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是松下等日本公司。如今,韩国三星和lg化学在三元锂电池领域已位居世界第一。”SAIC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表示,韩国支持将电池技术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政府投资入股或R&D设施,而企业则投资数十亿美元持续投资R&D..目前,跨国公司加快了对中国锂电池项目的投资。2015年10月,lg化学南京工厂宣布竣工,年生产能力为10万台。就在同一个月,三星sdi Xi安工厂宣布竣工并投入运营。该厂年产汽车动力电池4万套,计划到2020年分阶段完成投资约6亿美元。据该网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电机工程教授卢强认为,“中国的锂电池技术路线基本上是失败的。”对此,卢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他从未对媒体做出过类似的判断,并在深圳的一个学术论坛上就新能源的发展做了报道。后来,有人在网上断章取义,曲解了他的观点,但他没有接受采访。卢强说:“在我的报告中,我举了一个锂电池的例子来做比较。锂电池在公共交通系统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回收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废旧电池造成的二次污染处理费用昂贵,相关科研工作尚未成熟。在我的报告中,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供大家研究和解决。在缺乏充分的研究证据的情况下,不会说‘路线失败’不符合科学规律,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中国锂电池行业遭受巨大损失?回应:自2014年底以来,动力电池供应一直处于短缺状态,锂电池企业的收益已经超过了原始设备制造商。“国外很早就开始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之前,销售一直领先于中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领域首席专家、电池测试与应用技术联盟秘书长、高级工程师王芳表示,2014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前十名中,外国品牌占了六个,前四名都是外国品牌。据报道,2015年,中国有9款车型进入全球销量前20名。“国内专业生产动力电池的企业在过去几年确实亏损了,主要是因为在R&D的大量投资和动力电池的生产。当时,市场尚未形成,销售额也较低。”王芳表示,自2014年底以来,国内动力电池一直供不应求,动力电池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相反,它是国外动力电池企业。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新能源汽车增长缓慢,导致产能过剩和严重亏损。据外国媒体报道,2015年,三星sdi亏损2.9亿美元,lg Chem亏损8700万美元。" 201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收获是电池公司."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自2015年以来,由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动力电池制造商过上了好日子,如宁德时代新能源(catl)、天津李绅、广宇电源、万向、深圳自行车等。,产品供不应求。产能的扩大也降低了成本,所以电池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电池企业产能的扩大,电池的短缺有望得到缓解,但竞争的加剧也会降低电池的价格,这将使企业更难盈利。刘星江还指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未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全面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集成度和系统控制能力。锂矿资源主要由外国控制?回应:中国锂资源储量丰富,可以自给自足。“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关键材料如正负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已经本地化。”针对“主要原材料均为进口”的说法,王芳指出,虽然一些高端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但比重很小。刘星江说,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由高纯锂盐(主要是六氟磷酸锂)和高纯溶剂组成。自1997年以来,电解液完全依赖进口,一些原材料也依赖进口。然而,通过不懈努力,中国已经获得了六氟磷酸锂等材料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其中六氟磷酸锂于2004年实现了产业化。如今,除了一些隔膜,动力电池材料基本上是本地化的,并且它们也已经成为锂电池材料的主要生产商。天津李绅电池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高俊奎介绍说,李绅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如阳极、阴极、电液、隔膜等均采用国产材料。该网站称,锂资源主要由美国和日本控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刘表示,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需的锂资源主要来自盐湖、锂矿和海洋。目前,锂电池行业的锂源主要依赖盐湖卤水的锂资源,而不是锂矿和海洋。中国的青海、西藏和江西锂资源丰富。青海已探明的锂资源约占世界盐湖锂资源的三分之一。西藏极高品位的锂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王芳告诉记者,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国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锂电池技术怎么样?回应:中国拥有1万多项锂离子电池专利,但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中国的动力电池行业始于2006年。考虑到安全和资源,它选择了120-140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可控的完整产业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彦华说。"近年来,中国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一直位居国际前列."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监管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炳刚表示,2014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销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2015年,包括比亚迪、凯特尔、郭萱和AVIC锂电池在内的8家公司跻身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15名。然而,王炳刚也指出,由于R&D电力分散,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至今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特别是三元锂电池领域,仍处于加速追赶阶段。"增加电池基础研发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的容量占磷酸铁锂的80%-9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表示,中国自主研发的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已小规模应用于国际奢侈品牌和国内主流品牌。经过2-3年的试验验证,可以完成安全性评估,届时中国将掌握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技术。这一时期的协调:胡安琪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求证·关注锂电池产业(上))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