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6字,读完约3分钟
2015年,3.2万亿替代债券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债务偿还高峰期的风险。与2014年底的焦虑相比,当地政府确实松了一口气。然而,在稳定增长的环境下,为了增加投资,一些地方政府又恢复了增加杠杆的思路,各种“创新”的借贷方式浮出水面,其潜在风险不容低估。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过度杠杆问题由来已久。在全社会高杠杆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高杠杆率值得反思和关注。一级政府债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这是政府有责任偿还的债务。如果二级和三级债务以适当的比例转换,政府债务比率可能需要增加至少3个百分点,这可能很快超过60%的国际警戒线。
目前,尽管短期内债务比率没有超过警戒线,但必须防范区域风险。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3个省级政府、99个市级政府、195个县级政府和3465个乡镇政府有偿债义务,负债率超过100%。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地方金融增长放缓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一旦累计债务风险超过地方金融承受能力,区域金融风险可能爆发。
重要的是要指出,随着替代债务的引入,“烧眉毛”的风险被推迟了。由于债务置换的期限大多在5年以上,一些地方政府希望置换所有现有债务,对未来债务偿还没有紧迫感。这种“地方债务不再是问题”的潜意识很容易引发新的风险。
1月11日,财政部表示将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分为一般债务限额和特殊债务限额。2015年,全国地方债务限额为16万亿元,其中现有债务为15.4万亿元,新增债务为6000亿元。此举旨在为地方债务设立一个“上限”,并抑制借贷冲动。然而,对于那些“增加杠杆率”已成为惯性思维的地方政府来说,配额可能无法真正抑制借钱的冲动。
目前,2016年地方政府新发行债券的规模已经确定,普通债券和特别债券的总量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尽管财政部已经明确表示,高负债率地区安排的新增债务规模相对较小,低负债率地区可以分配更多的新增债务额度,但许多地方政府希望有更多的额度。一些地方财政官员表示,希望超过16万亿元地方债务限额的地方债务能够在未来重新纳入地方政府债务。
除了呼吁增加配额外,包括一些中央部门在内的更多地方政府也表达了以各种方式“复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愿望。原因也很简单。“稳增长”的大局要求地方政府继续保持投融资热情,而融资平台是最有效的方式。
目前,最值得警惕的是地方政府“新瓶旧酒”的创新性借贷方式。Ppp和金融引导行业基金是鼓励政策和利用金融资金的有效方式。然而,真正适应新模式不是一天的工作。目前,一些地方的ppp项目实际上是以债务的形式引入社会资本,以ppp的名义通过地方平台变相融资,这可能会滋生新的风险。在一些地方,金融部门与银行和国有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基金。然而,基金运作中的行政色彩浓厚,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并不排除未来“变相负债”的进一步形成。
总之,债务置换只能解决“燃眉之急”。然而,仍然存在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停止玩地方债务“变脸”的游戏。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谨防地方债的“变脸”游戏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