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0字,读完约3分钟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红旗村土地资源丰富,但大部分是灰色重盐碱地。记者走访时,看到红旗村大片土地被灰白色的盐粒淹没,土地严重硬化,龟裂的“伤口”四处蔓延。

据当地村民说,由于盐碱化的加剧,松软的土壤已经变成了坚硬的胶状物质,五六天前倒入水中后就无法渗透了。向日葵(报价为300111,购买)和辛勤种植的玉米最终都不会结籽。为了生存,村民们不得不出去工作,让土地荒芜。

令村民们惊讶的是,就在去年,村里10亩土地上长出了紫花苜蓿和亚麻,当它们茁壮成长时,年轻的庄稼跳出来半米高。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改造中使用的原料实际上是包钢处理废气后的“废物”。

原来,这是一个10英亩的循环经济试验场。据西畴副总经理袁益斌介绍,包钢采用了新的“钢渣脱硫”废气处理工艺,其技术合作伙伴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将脱硫脱硝产生的废弃物回用于盐碱地,不仅“吃掉并挤压了固体废弃物钢渣”,而且突破了传统盐碱地治理投资高、见效慢的瓶颈。

钢渣除废气再治盐碱地

“改造钢渣脱硫的盐碱地副产品是聪明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俊成饶有兴趣地说:“副产品中的硫酸盐和硅酸钙溶胶与盐碱土发生了一系列的离子交换和中和反应,产生了具有酸性ph值和良好水溶性的硫酸盐,然后通过灌溉和排水。成功地排出了土地中的盐分。”

钢渣除废气再治盐碱地

太极环保总经理石跃展表示,钢渣中丰富的化学成分除了有利于降碱除盐外,还可以增加土地改良的肥料。钢渣脱硫副产物中含有铁、镁、硫、硅、锰、铝等元素,使农作物不易发生病虫害,副产物中含有的五氧化二磷有助于土地增产。

钢渣除废气再治盐碱地

据报道,1亩盐碱地可以处理10至50吨钢渣脱硫副产品,紫花苜蓿,亚麻,碱蓬和其他植物可以种植在改善的初始阶段,以增加土壤活性。土地完全恢复后,可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和其他经济作物。

史跃展说:“内蒙古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据统计,这四个地区的盐碱地面积超过2000万亩。这些土地经过大规模改良后,将大大有助于内蒙古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袁益斌看到了更多的好处。过去,包钢采用传统的石灰-石膏法处理废气,每年消耗石灰石约60万吨,脱硫成本高达1.2亿元。与此同时,大约80万吨脱硫渣需要处理。现在,石灰石成了自产自销的钢渣,脱硫渣也从“负担”变成了“砖”。

钢渣除废气再治盐碱地

此外,固体废物处理的成本也节省了很多钱。袁益斌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包钢每年生产近300万吨钢渣。充分利用钢渣脱硫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后,每年可消耗约120万吨,其余100万吨可完全消化当地火电、化工、冶金等行业。

“钢渣在过去不再是一种麻烦的工业废料,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排放,帮助农业发展。”袁益斌认为,用钢渣处理脱硫产生的盐碱地副产品,可以为工农业结合开辟一条可持续的循环产业链。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钢渣除废气再治盐碱地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