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57字,读完约11分钟

●在结构转型时期,观察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还取决于增长的驱动力和增长结构,从而判断这一增长趋势是否可持续。这种深入的结构性观察比简单观察gdp历史数据更为现实。

●要充分把握“大国经济”下经济运行和数据的新特点,统一认识,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避免因认识混乱而导致的行为偏差。

●宏观经济的正常调控也应该借鉴预期的管理方法。如果经常采用让市场措手不及的神秘管理方法,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将被放大,预期的结果将无法实现。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日益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很小,其影响力也很有限。金融危机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迅速凸显,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一件大事。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0%以上下降到6%,国际市场对此反应不大。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0.1个百分点,就会引起全球市场的紧张,每恢复0.1个百分点,也会引起市场的快速反应。近年来,世界特别关注中国经济,以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必须考虑中国,这是前所未有的。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微妙但深刻的变化

从2001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随着各个时期经济运行的不同特点,人们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和看法也应随之改变。

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人们对形势的判断往往没有方向性差异,只是对上升程度有不同的理解。很少有人关心经济是否会回落,但他们关心的是上升期能持续多久,以及是否存在泡沫。同样,如果经济处于下行时期,例如在经济危机期间,很少有人会质疑下行方向是否正确。人们担心这种下降趋势的破坏性有多大,以及经济衰退会持续多久。目前,中国经济可能处于一个新的时期。从2012年到2015年,经济连续16个季度在7%-8%的狭窄区间内波动,既不是上升期,也不是下降期。在这个新时期,我们传统的思维和观察方法没有改变。如果我们能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观察和思考的视角,许多理解就能达成一致。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在结构转型时期,观察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还取决于增长的驱动力和增长结构,从而判断这一增长趋势是否可持续。这种深入的结构性观察比简单观察gdp历史数据更为现实。

通过观察中国经济结构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各行业的指标都是“好”和“坏”。好工业和坏工业的共存表明,中国的经济和工业体制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在结构转型时期,一般有三种类型的产业具有明显的特征:一些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超过了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有些行业正在萎缩,增长率低于一般经济增长率,有些甚至出现负增长;仍有一些行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从“坏”指标来看,大多数是高能耗、产能过剩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值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均有所放缓,对整体工业增长率影响较大。然而,这些行业的增速放缓只是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如果这些高能耗行业继续高速增长,说明经济结构没有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没有转变。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从“好”指标来看,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一直快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已经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工业增加值。2015年上半年,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9%,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13.5%;出口方面,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从低端向高端转型。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中国的经济变化不仅体现在结构转型上,而且在规模上,中国已经从一个小经济体转变为一个大经济体。为了区分对“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的观察,我们必须用大国思维来管理和调节经济。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经济在增长规律和调控方式上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一些传统而有效的理解和策略突然变得无效,一些习惯的数据法则也在改变。面对不同的经济数据和经济形势,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影响政策制定和市场行为。因此,要充分把握“大国经济”下经济运行和数据的新特点,统一认识,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避免因认识混乱而导致的行为偏差。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管理大型经济体需要管理者更聪明,要想看问题,我们必须用经济战略深入考虑。第一个任务是管理好国内市场,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从外需到内需、从投资到消费的战略转变。大经济体的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不同于小经济体,小经济体必须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快速、高效、公正、内外部的,需要统筹考虑。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在控制一个大国的经济时应注意思维观念

要控制大国经济的平衡,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思维思路:

更加注重规模平衡,高度警惕缺口风险

大型经济体应该是一个平衡的整体。一旦出现缺口,我们必须想办法填补,否则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近,中国经济中的一些问题与差距管理不足有关。差距之一是净出口下降造成的差距。金融危机后,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一直在下降,甚至出现负贡献。一开始,我们主观判断净出口造成的缺口可以通过刺激内需来填补,但对于如何从战略上启动内需却没有前瞻性的考虑,导致大量短期应对措施仓促上阵。第二个缺口是投资缺口。2009年第四季度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在2011年突然停止,导致投资缺口和巨大的纵向市场收缩和横向连锁反应。从2010年到2014年,投资增长率一直在下降,特别是政府投资的突然减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然而,观察到在四轮量化宽松之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然后加息,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第三个差距是消费差距。从理性上讲,在出口萎缩、投资下降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增加消费来弥补缺口。在2012-2013年,控制政府消费支出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但我们没有同时启动私人投资和家庭消费来弥补由此产生的差距。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更加注重总量和结构的平衡

大型经济体不仅存在总量问题,还存在结构性问题。有时,结构是不合理的,当总量过多时,甚至会出现结构性短缺。考虑到一个大国的经济,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看几个总量指标,而应该通过总量来看结构。以钢铁产能过剩为例。2013年,全国钢产量为10.7亿吨。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钢的出口量只有6234万吨。与此同时,大量高端钢材进口,如新能源汽车、高铁、大型飞机、航空航天、船舶等关键领域的关键钢材,高标准模具钢、特种耐腐钢等高端钢材仍无法自给。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其他行业也很常见。目前,中国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短缺,仅仅控制总量并不能解决问题。从产能结构来看,政策选择应该是有保障的、有压力的、有增无减的。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注意学习西方经济理论和经验与走中国特色道路之间的平衡

许多人用西方经济理论来衡量中国经济的现实,这将导致“水土不服”。以去杠杆化的政策建议为例,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宏观经济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杠杆特征,因此很难判断杠杆率是否过高。然而,一些研究报告无视中国的实际情况,直接将中国的数据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一旦一个或几个指标的值与国外有很大差异,就可以得出杠杆率过高的结论。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许多特点不同于欧美。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特征来看,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存款机构的外汇账户和存款准备金等负债驱动的,这与美联储的资产扩张有很大不同,对货币杠杆的判断几乎没有可比性。目前,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中国经济的负债率过高,也不能采取一次去杠杆化,见效快,见效快。事实上,中国目前正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如果杠杆率在短时间内下降到西方学者给出的经验数据,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注重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再平衡、传统干预方式和市场预期管理

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它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时,必须遵守国际市场的有效经济规则。三十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市场化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经济总量达到一定高度后,政府的主导地位必须逐渐淡出,市场将发挥基础性作用。通过当前股票市场的波动,我们可以一窥市场的强大程度,这与当年不同。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应该逐步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管理缺位和不足的问题。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宏观经济的正常调控也应该借鉴预期的管理方法。如果经常采用让市场措手不及的神秘管理方法,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将被放大,预期的结果将无法实现。直接监管的成本太高,有时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当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时,大型经济体应该更加重视预期管理,引导市场预期。近年来,美联储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前瞻性指导。对于大型开放经济体来说,预期管理比直接干预更有效。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大国经济应该重视

三个问题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除了培养思维观念,我们还应该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要真正实现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将经济升级和产业升级提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提升经济,提升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十字路口。如何适应国内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升级供给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推动工业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生产,是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提高有效供给能力的关键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发挥“一石三鸟”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刺激当前的投资需求;第二,可以通过创新产品激发市场潜在的消费需求;第三,它可以提高出口竞争力。政府应主动选择战略性产业,增加技术更新投资,增强企业家信心,刺激企业投资,增加有效供给,刺激潜在需求。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第二,我们应该放弃用简单的经济周期规则来实现工业复苏的幻想。从1974年开始,“钢铁危机”席卷美国和欧洲主要工业国家。危机开始时,许多人认为这只是钢铁行业的又一次周期性衰退。实际上,这场危机的严重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钢铁产量下降了近50%,大量工人失业。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经历了几次复苏,但这些工业国家的钢铁工业就业从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随着中国进入开放的全球化时代,过去的法律和经验可能是无效的,有必要放弃历史规律的幻想,钢铁行业和其他行业就是如此,许多传统行业很难回到昔日的辉煌。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第三,注重提高微观经济活力,引导企业家预期。微观活力不是简单通过政策刺激就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引导企业家的期望。目前,一些外国企业家已经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变化,正在规划布局,但国内企业家普遍悲观。如何通过宏观管理来引导企业家的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国经济和开放的市场体系下,我们不能再依靠“发布指令、制定计划”来刺激经济,而是要通过引导企业家的预期来激活微观经济活力。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作者是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