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3字,读完约4分钟

济南市上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地方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由于基础薄弱,山东省的经济总量需要“逆转”。然而,这样一个“工业小县、金融穷县”近年来一直依靠“绿色崛起”来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记者来到位于商河新兴街的济南沾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栽培基地,走进近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室外寒风凛冽,但温室却温暖如春,工人们小心翼翼地照料着10多万株成品兰花。

基地负责人卢光干告诉记者,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温室不同,基地的花卉温室直接使用地热温泉,不仅解决了大型智能温室冬季的保温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冬天,只有一项电费可以节省每平方米44元。

目前,展艺公司已建成6个大棚,每年可种植50多个品种的兰花200多万株,畅销北京、深圳等城市。到2017年,企业兰花种植规模可达500万株,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现代兰花种植中心和兰花种植基地。

上河县地热温泉资源丰富,富含锂、碘、锶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除了疗养和保健等传统领域外,这种生态资源还广泛用于上河县的花卉种植和水产养殖。

农村绿洲公司副总经理叶秀琴表示,该企业的特色养殖区回收花房排放的地热余水,主要养殖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均为农业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定的无公害产品,春节前后南美白对虾的市场价格接近每公斤100元。养殖废水还可以灌溉300多亩苗木,实现循环经济中的工业生态化。

山东商河:生态产业化释放“绿色红利”

济南绿地宝有机肥有限公司作为有机肥生产企业,其原料不是市场上常见的合成化学品,而是经过完全发酵的动物粪便和玉米秸秆。该公司负责人魏永超介绍说,该企业依托周边农场,利用大型沼气工程将粪便分解为沼气、沼液和沼渣等可利用资源。沼液和沼渣被处理成有机肥料,沼气被免费提供给附近数百名村民照明和烹饪。

山东商河:生态产业化释放“绿色红利”

如今,上河的企业越来越多,如绿地宝公司,它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身。上河县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农畜企业。先后建成22座大中型沼气池,开发了4个“三沼”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变废为宝”成为效益持久的“聚宝盆”。

山东商河:生态产业化释放“绿色红利”

上河县环保局副局长夏荣宝表示,通过走生态工业化道路,大多数农民也尝到了更多生态红利的甜头。2014年,上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74元,同比增长11.6%。

长期以来,干草堆、粪堆和垃圾堆使农村卫生环境日益令人担忧。“垃圾基本靠风,污水基本靠蒸发”成了许多村庄卫生状况的真实写照,农民们怨声载道。

为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这一顽疾,上河县以“入户、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打造“清洁美丽”的新农村形象,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山东商河:生态产业化释放“绿色红利”

徐上街道办事处毛王店村,10米宽的主街柏油路整洁,绿树成荫的绿化带郁郁葱葱,彩绘整齐的砖瓦房排列整齐。每个村民家门口不远处都有一个垃圾桶,每个门口都有一个下水道格栅。垃圾在固定地点收集,污水集中处理,街道和小巷全天清洁。

山东商河:生态产业化释放“绿色红利”

毛王店村书记王宝泉走到下水道井盖旁,取下井盖,指着告诉记者,村民生活中洗菜、洗衣服产生的污水和废水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流入村里的氧化塘,经过塘里莲藕、鱼苗的净化过滤,可以有效减少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

上河县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势,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20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每个乡镇(街道)建一个垃圾中转站;每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卫生中心。按照行政村每15户有一个垃圾桶、每100户有一个清洁工、每10个村有一辆垃圾车的标准,建立了农村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全县购置了97辆垃圾车,设置了12500个垃圾箱,配备了1546名专职保洁人员。

山东商河:生态产业化释放“绿色红利”

目前,上河县963个行政村(居)全部纳入城乡卫生综合管理范围,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实现了城乡卫生“全覆盖”和清洁“无盲点”。全县12个镇(街道)全部被评为国家生态镇。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山东商河:生态产业化释放“绿色红利”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