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1字,读完约4分钟

◎每个记者胡建

1月20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5年全年的经营情况。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对去年12月的假高交易做出了积极回应。

他认为:“如果12月份出口出现轻微异常,那主要是季节性因素。一些出口本应在1月和2月,主要是因为这一因素。”

展望2016年,沈丹阳表示,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非常复杂严峻,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不排除今年1月份的出口数据不会如此美好。

由于季节性因素,出口增加了

根据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12月份中国人民币进口同比下降4%,出口同比增长2.3%,贸易顺差3820.5亿元。

这一数据好于2015年全年数据。去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4.58万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达到10.45万亿元,下降13.2%。

此前,一些分析师表示,自2015年“8·11”汇率改革以来,国内外汇存在较大差异,套利的虚假交易有所增加,这种交易往往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进行。

当被问及航运业时,沈丹阳列举了12月份进出口表现转暖的三个因素。首先,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二是结构调整继续优化。十二月份,一般贸易上升1.4%,私营企业出口上升7.9%,机电产品出口亦上升0.2%。

此外,12月份的出口增长具有季节性出口集中因素。“春节快到了,每个人都希望2015年的出口会略有增加或减少。因此,12月份的部分出口集中在前年的出口,一些企业在2015年底的1月份就查封了出口的货物。之前导出。”

针对“8.11”汇率改革后国内外汇价差扩大、套汇虚假交易增多的说法,沈丹阳明确表示,“如果12月份出口略有异常,主要是季节性的。”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也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虚假贸易推高了出口数据。邓认为,12月份出口好转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外需回升”。

面对更大的贸易救济压力,

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和金额确实有所下降,但“中国制造”仍面临着更大的国际贸易救济压力。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22个国家(地区)发起的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案件数量比2014年下降12%,其中反倾销案件67起,反补贴案件8起,保障措施案件6起。10例;全年涉及金额80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24%。

沈丹阳表示,以2011年至2015年外国对中国提起的诉讼为例,平均每年涉案金额约为110亿美元,累计涉案金额约为550亿美元。国外减免措施的实施期限至少为5年,但实际上,大多数措施的实施期限达到10年甚至更长,这对我国出口具有更为负面的抑制作用。

商务部回应“贸易虚高”质疑:部分货物提前赶在12月出口

据他透露,每年对中国外贸的总体影响约为1400亿至1500亿美元。

2016年1月18日下午,日内瓦时间,世贸组织紧固件反倾销争端执行上诉机构再次裁定,迄今为止,欧方维持的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

商务部法律与法律司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针对其他成员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裁决措施的首次执行诉讼,得到了执行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全力支持。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桂清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2008年,中国紧固件对欧盟的出口额达到10.8亿美元。经过近十年的跨国诉讼,尽管中国最终赢得了全面的胜利,但到2014年,中国的跨国诉讼总额已降至8000万美元,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商务部回应“贸易虚高”质疑:部分货物提前赶在12月出口

沈丹阳表示,目前,中国受外贸摩擦影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机电、化工等附加值较高的行业,涉及企业数量较多。贸易摩擦直接影响中国相关产业的就业,削弱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商务部回应“贸易虚高”质疑:部分货物提前赶在12月出口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