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53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到期支付和退保的风险引起了监管者的关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在发布高现金价值产品监管政策草案后召开会议,提醒行业相关风险。分析师表示,利差损等风险对保险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业内人士也在考虑避免这些风险蔓延到其他领域,尤其是保险资产。相关政策旨在降低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和还款风险,预计这将对一些发行大量短期和高价产品的中小保险公司及其集中持有的股权目标产生影响。监管部门对高流动价格业务结构的合理调整,有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定,不会改变保费扩张的趋势。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债务方面的风险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1月21日,中国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宏日前在相关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前保险业面临各种风险形势,业务量大的总体趋势、风险分布集中的基本特征和风险事件发生的客观必然性不变,新业务、新渠道、资产方、政策调整和外部风险传导带来的风险发生变化。保险业应坚持防范和化解到期支付和退保风险,实现寿险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据媒体报道,中国保监会已召集多家保险公司讨论对高价产品的监管。高价产品是指保单现金价值与第二个保单年度末累计生存保险费之和超过累计保险费,且预计超过60%的产品保单持续时间不超过三年的产品。2014年2月,中国保监会发布通知对其进行监管。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保险行业人士表示,依靠银行保险等渠道销售高现金价值产品,尤其是短期分红产品的卖点是“年末现金价值高于已付保费”,以抵消短期内的保费规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目前,与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相比,具有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的承诺收益处于较高水平,但负债方的高利率将推高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这将对资产方的配置造成一定压力,利差损、资产负债匹配等风险的概率将增加,并可能产生现金流风险。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结构调整有利于市场稳定

目前,寿险资金作为保险资金的一部分,部分来自销售高价产品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角度来看,许多寿险公司利用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产品账户资金持有上市公司股票。

对于近年来高价产品的迅速扩张,业内人士认为,其在债务方面的各方面潜在风险已经逐渐暴露。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保险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业界也在考虑避免这些风险蔓延到其他领域,尤其是保险资产。然而,如果监管当局能够合理调整高流通价格的业务结构,将有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东方证券(Quote 600958,BUY)分析师唐子培认为,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目标明确,旨在降低行业内大宗销售高价产品所涉及的潜在流动性风险和还款风险。从“短债长配”的极端情况来看,如果大量配置的股权头寸的股价大幅下跌,引发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障碍,保险公司需要请求股东注资,否则将形成偿付能力风险,出现大规模的保险责任违约。预计通过短期和高价产品形成负债并将其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模式将是不可持续的。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长江证券(Quote 000783,BUY)分析师刘军认为,当前高价格监管的核心是明确监管对象,明确监管方向,在正式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存在很大分歧和争议。目前,大多数万能保险和一些传统保险产品都符合当前高价格的特点。从规模分布来看,中小保险公司在高流动价格下可以卖出更多,而传统高流动公司卖出更多;从销售比例来看,预计中小保险企业的普遍保险将占规模收益的50%以上,投保人的储蓄和投资资金将占负债的50%以上,高流动价格将占大公司保费收入的20%以下。如果监管政策得到落实,中小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短期内可能会对资本市场产生间接影响。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CICC分析师毛俊华表示,在实施新监管措施的预期下,保险公司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地区的保险市场运作,努力实现从量取胜到量取胜的转变,并重新设计和推广“可变年金”保险,作为抵消保费下调负面影响的替代品。

追求保费的有效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金不仅要关注股票投资的短期账面损益,还要积极防范资产负债匹配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银河国际证券(galaxy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分析师刘认为,a股调整可能对保险公司的短期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据预测,目前的估值反映出市场对寿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收益过于悲观。

毛俊华认为,对于高价产品,新征求意见稿限制了此类产品的销售,比以前的征求意见稿更直接、更具惩罚性。这可能对激进的中小保险公司有很大影响,但对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有限。“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依靠高现金价值产品来增加市场份额,其中一些公司占了此类产品保费的99%。”

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刘军表示,在资产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受到不同的监管,风险和回报的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资金在不同收益率的金融产品之间转移。高流动价格产品扩张的实质反映了在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居民积极调整资产配置以追求更高收益的资产,高流动价格产品承担着存款流动和财务管理流动的资本流动。监管政策的方向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但对高价产品的监管不会改变溢价扩张的趋势。保险公司应加大产品供给创新和改革力度,追求保费的有效增长。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防控风险 保险业规范高现价产品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