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0字,读完约7分钟

[截至2015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迎来了连续第11年的调整和增长,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超过2000元。养老金的连续“十一次连续增长”也给一些群体带来了养老金“不看支付期限,只看退休时间”的“倒挂”现象。]

[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被遗弃的养老保险总数达到3800万。]

针对社会对超额支付和长期支付是否具有成本效益的关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回应称,超额支付养老保险费具有成本效益,中国正在完善超额支付和超额支付的激励机制。据新华社《观点》记者采访,在国家统一政策尚未出台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探索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参保缴费。同时,受部分群体养老金水平的影响,如“不看缴费年限,只看退休的早晚”,仍需进一步发挥“多付多得,多付长”的激励作用。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探索并鼓励“多付多得”

自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来,现行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运行了近20年。许多员工已经达到了15年累计缴费的最低门槛。此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的“整合”已经全面实施,如何支付养老保险费用更具成本效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参保职工基本养老金为连续15年每月300元,连续25年每月600元。在这两种情况下,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都有很大差距,支付更多的养老保险费是符合成本效益的。我国正在完善“多付多得”的激励机制,退休人员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与缴费年限和工作时的缴费水平直接相关。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了鼓励职工养老保险“多付多得”的激励政策:

——增加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在大部分地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根据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可以选择三级的40%至100%作为缴费基数。近年来,武汉、沈阳、杭州等许多城市将保险缴费档案的数量分别增加了200%和300%,使有意愿、有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案,通过多缴费获得更多养老金。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武汉市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在选择300%缴费档时,与选择100%缴费档的灵活就业人员相比,在相同缴费年限下,前者缴纳的基本养老金是后者的两倍。同时,就业困难群体也可以享受相应的财政补贴。

-根据付款期间隔增加付款比例。吉林省去年出台了明确的政策。如果自2015年以来退休的雇员的实际支付期超过20年,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将根据支付期间隔增加。例如,累计缴费年限从21年到25年,年缴费率将提高0.15%;从26年到30年的缴费年限每年增长0.2%,这反映了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的激励机制。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假设老张是吉林省的一名企业职工,去年退休,缴费年限为27年。在此之前,年薪收入只是当年值班员工的平均工资。新政策实施后,他的月养老金比例可以从27%提高到28.15%,所以估计每月基本养老金可以提高44.6元。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玲表示,为完善“多付多得”的激励机制,我国尚未出台统一政策,各地还处于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阶段。这些地方激励政策在提高支付热情方面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基本养老金调整出现“颠倒”,中断支付的人数增加

记者发现,根据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地方激励政策,缴费越多、时间越长,养老金的缴费标准越高。然而,近年来,在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中,出现了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年限“倒挂”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出台的最低养老金政策不足,导致“多付多得”的激励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据社会保障行业人士介绍,企业退休员工领取的养老金不仅是根据参保人员缴费金额和年限计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而且基本养老金还会根据员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化进行调整,以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截至2015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迎来了连续第11年的调整和增长,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超过2000元。养老金连续“11次连续增长”也带来了“倒挂”现象,即一些群体“不考虑缴费年限,只考虑退休时间”。

以安徽省两个企业退休人员老王和老李为例。两人同时工作,每次养老保险金额按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缴纳。老王2010年退休后,每月基本养老金逐年调整,到2015年达到833.7元。2015年退休的老李没有享受养老金调整。虽然他已经支付了20年,但目前,老李的养老金仍比老王的少,接近50元。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朱福龄表示,退休时间与缴费年限“倒挂”的原因是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和缴费标准与调整方法不相协调,这使得一些群体不可能实现“多付多得”。

此外,一些地区在制定“保底”养老金政策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支付积极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年底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广西已经设立了一个“保障养老金”,相当于最低工资的80%。因此,根据养老金支付标准,需要22年才能达到同样的“保证数”水平。但与此同时,一个只支付了15年的退休人员,虽然他刚刚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但将根据“保证金额”自动领取养老金,结果是15年和22年的养老金相同。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广西社会保障系统的人士表示,最低养老金政策旨在作为民生保障的基础,并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公众。但是,由于这项政策的影响,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普遍认为,他们在支付了15年后可以享受养老金的“保证金额”,再支付是“不经济的”,因此他们被解雇。据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正在细化调整方案,以提高参保人员的积极性。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业内专家表示,养老保险中“多付多得”的激励不明显,养老保险中的“倒挂”现象已成为基本养老保险中断缴费增加的原因之一。据统计,2013年,中国被遗弃的养老保险总数达到3800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6月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员工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正在下降,中断缴费的数量也在增加。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养老保险兼顾公平和效率,也需要坚持精算平衡

据记者采访,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政策,调整和纠正养老金“倒挂”现象。广州市在养老金调整中,采用差别附加养老金的方式,使同等缴费水平、相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待遇水平趋于一致和合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伟刚公开透露,今后他将结合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变化、在职人员工资增长等多种因素,研究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适合各群体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改变目前由行政部门直接调整的方式。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重要渠道,要突出公平性,确保绝大多数人能够参加养老保险,保证基本养老金水平;同时,要兼顾基金运作效率,突出“多付多得”的激励原则,促进基金收支平衡。

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云华等行业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坚持精算平衡,从统筹协调养老金支付标准和调整方式入手,创造条件实现全国统筹,兼顾基本养老保险的公平和效率,建立个人账户;另一方面,出台了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并为被保险人提供多层次的养老金选择。(新华社)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多地出政策鼓励参保缴费 养老金“倒挂”仍待解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