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8字,读完约8分钟

带领房地产企业去年突破300亿大关

黄启森:在温暖的2016年,泰和追求“品质”的成长

《时代周刊》记者赛亚来自北京

毫不奇怪,太和集团(000732,古坝)(000732.sz,以下简称“太和”)的负责人黄启森获得了另一份丰收记录。

3月17日,泰和发布了2015年度报告。在一批福建开发商中,黄启森一马当先——去年,泰和实现营业总收入148亿元,净利润13.3亿元,分别增长76.93%和69%。据第三方机构Cree统计,去年太和的销售额达到323.3亿元,同比增长61.5%,首次突破300亿元。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国信证券(002736,股份)在研究报告中写道,2015年对泰和来说是个丰收年:一方面,主要房地产业务保持强劲增长,销售屡创佳绩。扩张和放松是好的,其作战能力是显而易见的。黑马“弯道超车”的势头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在资本运营方面,固定收益和公司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极大缓解了金融压力,有效调整了资本和债券结构,为中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流动性。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2016年将是房地产热的一年,泰和将继续奉行稳中求进的发展模式。”接受采访的黄启森笑了。他没有透露泰和2016年的具体销售目标。他更愿意强调的是,泰和是基于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的战略布局,这是泰和今后支持500亿元以上业绩时应该坚持的发展铁律。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泰和追求质量增长。2016年,泰和有望积累财富,实现不低于2015年的销售增长目标,并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迎来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

一线战略进入收获期

“2013年,我们参加了9次土地拍卖,获得了7块土地。当时,根据我们对大趋势的判断,它决心要赢。”黄启森回忆起最疯狂的日子。“当时,太和拿了350亿元的土地。如果是在2015年,泰和至少会花费700亿元人民币来购买这些地方。”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在黄启森看来,泰和是所有房地产公司中最清晰、最坚定的一家。在“扎根福建,深化一线城市”的前瞻性布局战略指导下,泰和一线城市占总价值的70%以上,正进入战略布局的收获期。

黄启森透露,泰和未来的房地产布局仍将集中在一线和二线核心城市。这可以从2015年太和征地的思路中看出。去年,泰和果断拿下了北京昌平丽春湖、昌平南哨、深圳宝安江岗山、杭州未来科技城等6块优质地块,新增土地储备38.69万平方米。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泰和加大了项目的合作开发力度,上述六块优质土地中有两块是合作开发项目。2016年初,泰和继续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获得了上海(房地产)新江湾项目、北京昌平南哨项目和福州(房地产)长乐项目三个项目。其中,北京昌平南哨地块将是北京第一个太和广场。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目前,太和的总价值约为1400亿元,其中北京近600亿元,上海230亿元,深圳120多亿元,其余450亿元在福建。

太和秘书长洪表示,在一线城市地价高企的现实情况下,合作开发有利于降低风险,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今后太和将继续加强合作开发。

轻资产运营已取得初步成功

在过去的两年中,由于其精确的区域布局、快速的周转策略以及同步的住房和商业结构,泰和以黑马的姿态迅速进入中国房地产企业前30名的行列。2014年,其合同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房地产企业。2015年,泰和再次超越市场,年销售额达到323亿元的新高。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各地的泰和项目均呈现出优异的年终业绩:泰和北京场、泰和采摘园、上海泰和宏宇、泰和江阴(房地产)场等项目,尽管价格上涨,但仍保持强劲的销售势头;泰和厦门(房地产)场、泰和福州场、泰和金尊府、上海泰和虹桥、尤溪泰和宏宇、宁德泰和红树林、昌乐泰和宏宇等项目多次成为当地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冠军。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经过近20年的经营和推广,泰和已经具备了轻资产运营和品牌出口的实力。“太和院”品牌深入人心,“八城十一院”成为中国房地产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线品牌。2015年,泰和与国有大型企业北科建合作开发“丽春湖庭院”,与上市公司信达地产(600657)合作开发“上海庭院”,充分展示了泰和庭院的品牌魅力。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泰和将加快轻资产布局。黄启森透露,许多企业已经主动与泰和洽谈合作,包括一些大型开发商。未来,泰和商业将向外界输出品牌和管理服务。

巧合的是,2015年也是泰和商业地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

泰和商业地产的成长历程是房地产企业进入商业地产的经典案例。“我们从不畏惧与龙湖pk”和“向万达学习,超越万达”。作为商业地产领域的后起之秀,在泰和2010年高调的口号背后,有一系列的行动变化——聚焦区域市场,囤积大量土地,敲开豪宅项目的大门,全面发展商业地产。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短短5年间,泰和9个商业地产的布局速度惊人。据了解,泰和在福建拥有5个商业综合体,并在北京和上海开发了4个商业地产项目,包括写字楼和商住公寓,总资产达数百亿元。

泰和商业地产去年迎来了历史性的飞跃,成功完成了两个泰和广场的开业。2015年9月,石狮太和广场隆重开业,500个品牌中有40%首次进入石狮。2015年12月,面积150万平方米的海西最大的商业综合体——福州东二环太和广场隆重开业。开业的前五天,客流量超过300万人次,营业额超过1.2亿元,创下福建商业史上的新纪录。此外,北京太和长安中心、太和中心广场、太和一号楼和泉州东海太和广场继续热销。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商业地产高调扩张的背后,是长期资本和专业资本需求的巨大考验。从中期和长期来看,泰和正试图从一家以销售为导向的公司转变为一家以收入为导向的公司。它强调商业地产的定制化,以区别于其他竞争产品的快速复制和千店一面的竞争格局,为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据泰和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正积极制定下一个商业地产“五年计划”。未来,泰和集团将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计划通过出口品牌和管理、替代建设、租赁和改造等方式,参与全国更多城市的商业地产开发。,从而加快泰和广场在国内外的布局,逐步参与国际竞争。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太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时机成熟时,我们不排除将商业地产相关业务打包成一个地产运营平台的轻资产公司将单独上市。”

庞大的财务控制结构正变得越来越满

黄启森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你不懂金融,你就不能做好房地产。”他带领泰和在资本市场上频频出手,也让外界学习他丰富的投融资经验和娴熟的资本市场交易能力。

2015年,泰和共募集资金120亿元,总资产、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分别增长35.85%、251.96%和60.06%,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此外,2015年,太和的负债率从89.22%下降到79.86%,金融稳健性行业大幅提升。

未来,金融将是转型的关键词,是泰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增长极。事实上,这一思想是在去年年初提出的――今后,以“房地产为核心,金融投资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战略是泰和的总路线方针。

今年恰逢泰和借壳上市5周年。黄启森期望看到的太和大金控股的战略结构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完整。

泰和从去年开始,在对福建海峡银行、东兴证券、福州农村商业银行早期战略注资的基础上,不断在“大金融”领域进行部署-

在福建保税区平潭区投资10亿元设立的财务控制子公司增资扩股至25亿元;投资深圳吴极,成为首家投资房地产电子商务的房地产企业;投资1.5亿元,与福建能源集团等企业共同建立海峡人寿保险;完成福建一卡通的收购。

到目前为止,黄启森已经初步建成了涵盖金融、证券、保险、互联网增值和第三方支付等朝阳产业的“大金融”产业链。此外,泰和正积极探索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旅游文化、高端医疗、保健、养老等多元化发展,并在原有金融布局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进入其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在泰和内部,公司和员工之间的互利生态圈已经形成。去年7月,泰和推出了量身定制的“合作伙伴”计划——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将在6个月内为公司约500名高管和关键员工实施持股计划,总规模上限为12亿元人民币,占泰和总股本的3.45%。在160多家已披露员工持股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中,泰和员工持股比例处于较高水平。

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泰和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多主体共赢、互惠互利的生态圈。与万科的合伙人制度相比,泰和的合伙人计划仍然仅限于员工持股,项目中没有相关的投资制度。然而,对于股权相对集中的民营住房企业来说,太和集团的公开持股计划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黄其森:2016温暖之年 追求泰禾“有质量”增长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