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在新的经济常态下,中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如何稳定增长、调整结构、转变模式?在中央顶层设计下,有地方探索实践,有生动的案例和例子,可供其他地方借鉴和借鉴。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稳定增长、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报告,“东莞重建”就是其中之一。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展示了这家“世界工厂”寻求转型的道路。
实习记者杜红雨在东莞和广州报道
三月中旬,东莞被大雾彻底浸湿,回到南田。
家具商人张晞临在谈及这一转变时,感触颇深。他的工厂濒临破产,依靠电子商务恢复了生机。金盛通信有限公司大规模应用智能机器人(报价300024,购买),实现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双向优化。Oppo的最新一代智能手机即将面市,而每次该公司开始生产mp3,似乎都是顺应了时代的节奏。
这是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一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先锋。作为“世界工厂”,东莞30多年来一直充分利用加工贸易和外向型经济。
然而,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东莞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转型升级成为必由之路。如何振兴传统制造业是寻求技术红利替代和支撑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东莞调研采访时发现,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市场”正在帮助东莞制造企业拓展新的市场,重塑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独立的R&D和品牌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产品升级使许多传统铸造企业向价值链的中上游转移。
寻找丢失的订单
昔日的“东莞奇迹”正面临着如何继续写作的考验。
1978年,东莞虎门镇引进外资,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出口加工企业,三合一产业在这里迅速开张,东莞经济大踏步前进。随着外资、技术和营销渠道的结合,加上内地的劳动力、土地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东莞已逐渐成为制造业中心。
30年来,东莞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电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纸品等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被誉为“世界工厂”。
然而,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东莞不再那么顺利。
“2008年之前,东莞的经济发展是‘搭便车’,企业几乎没有订单。”东莞横沥镇党委书记陈锡文说,当时老板很好,只需要买设备就能雇人。现在这是不可能的。
如今,订单的消失已成为最直接的挑战,而东莞的应对策略是“面向市场的电子商务”。
张晞临的广东连赢家具有限公司用这个来起死回生。2012年,由于传统市场需求低迷,公司也遭遇“订单短缺”,经营逐步陷入困境。
“当时,我正准备关门。”张晞临说“互联网+”最终救了他。为了通过电子商务解决这个问题,张晞临不仅再次找到了订单,还逐渐发展了高质量的客户,如三星和中国南方航空。该公司的销售额也开始翻番,预计很快将超过1亿元。
这不是一个案例。东莞捷德皮革制品有限公司也尝到了“电子商务为市场”的甜头。该公司总经理罗兰查表示,目前,该公司一半的销售已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制造业与电子商务“牵手”,使得许多企业在南美、非洲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找到了“失去的订单”。电子商务之所以受到青睐,与东莞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不无关系。相对而言,电子商务的投入成本较低,更容易被中小企业接受。
目前,东莞有超过40%的中小企业“震惊”,电子商务实体达到5.5万家,占广东的15%。东莞也明确表示,要引导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发展。
在市场之外,政策也在推动。东莞电子商务企业的最高奖励金额为500万元。2015年,东莞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510亿元,增长21%,快递业务量激增61.9%。
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促使企业寻找提高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成为东莞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又一尝试。
自2014年以来,东莞金盛精密部件有限公司已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应用智能机器人。目前,公司生产线在装夹过程中节省了70%以上的人力,效率和成本都得到了双向提高。
截至2015年底,东莞企业已申请智能机器人应用1262项,平均每件产品成本降低10%,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5%。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东莞的相关规划,到2018年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覆盖全市80%的工业企业。
走向制造业的中上游
然而,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可能需要标本兼治。
对于东莞制造业而言,无论是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还是“面向市场的电子商务”,销售方式和生产流程的优化都只是表面的,关键在于提高制造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据陈锡文介绍,2008年以前,东莞的制造业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低端水平,无法持续发展。深度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独立R&D和品牌建设受到东莞制造业前所未有的关注,产品升级也使一批传统铸造企业向价值链的中上游转移。
BBK(报价002251,购买),位于东莞长安镇,是其中之一。公司的Oppo品牌首先开始生产mp3播放器,经过多次适时的转型,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智能手机品牌。
在oppo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技术对产品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到目前为止,oppo已经提交了7500份专利申请,其中85%是发明专利。
“当我们进入手机市场时,它已经是一个群体了。”广东BBK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表示,oppo最终凭借旋转摄像头、快速充电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站稳了脚跟。
2014年,诺基亚东莞工厂宣布关闭,一度引起公众关注。如今,东莞涌现出一批本土手机品牌,如华为、oppo、金利等。,其中许多已经从低端手机代工制造商转型。
根据东莞市统计局的统计,2015年,全市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42亿部,占全球的18.7%。未来,东莞将建设全国智能手机创新R&D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智能手机年出货量超过3.6亿部,总产值超过2700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自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东莞积极推动1万多家加工贸易企业打破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并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大型库存。
这一做法也符合早前发布的《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改革总体规划(2016-2018年)》。规划明确,坚持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提升传统动能相结合,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激活现有资产,增强现有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动力。
目前,东莞7000家来料加工企业中,已有5000多家转化为法人企业。在转型企业中,65%开始在国内销售,18.5%收购或创建了自己的品牌,10%增加了R&D机构。
根据“东莞制造业2025”战略,东莞的目标是在10年内扭转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粗放型发展模式”、“创新能力弱”、“产品利润低”的劣势局面。东莞将力争到2025年实现从“制造业大城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
2015年,东莞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275.06亿元,同比增长8.0%。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表示,在新常态下,东莞经济已经“稳定”。然而,东莞制造业转型的探索值得期待,而这个“世界工厂”的“再制造”意义深远。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东莞转型求索:世界工厂“再制造”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