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6字,读完约5分钟
50岁的新加坡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年危机”。去年,2%的gdp增长率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50岁生日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最新的政府预算决心减少福利和振兴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提出六年后,我们面临更多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从未复苏过吗?用什么拯救经济?后李光耀时代该何去何从?
拒绝!拒绝!
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预言,李光耀离开后,新加坡不会长久。尽管这更像是危言耸听,但新加坡越来越没有信心忽视它。
根据新加坡财政部长公布的2016-2017年预算,提高gdp增长已成为当务之急。过去一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降至六年来的最低点。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同时衰退,新加坡可能在2016年上半年进入一场技术上确定的衰退。
上一次技术性衰退发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当时美国和欧洲消费者需求放缓抑制了新加坡的主要制造业。海运和物流对新加坡的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低廉的市场环境下,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守护着全球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也难以幸免。
大宗商品市场的低迷也将间接影响新加坡的制造业。“例如,海洋工程和海上钻井平台等行业在新加坡都具有独特的竞争力。然而,相关服务的下降,如石油开采的下滑,也给新加坡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航运巨头柯胜海运。”新加坡国立大学战略与政策系副教授、中国商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付强说。
新加坡制造业在各个细分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是2015年经济增长下滑的核心原因。根据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的数据,2015年制造业活动下降了5.2%,而前一年为2.7%;建筑业增长2.5%,低于此前3.5%的增长率。
赶走外国工人?
“我们的目标不是土地,而是贸易,贸易是一个伟大的商业中心和支点。”200年后,依靠制造业崛起的出口贸易陷入低迷,英国东印度公司员工赖的话在新加坡开始失效。
人们强烈希望海外所得税退税将鼓励国际化,这对依赖贸易的新加坡尤为重要。新加坡的外向型经济已经连续16个季度落后于国内经济。政府也可以对中小企业减税,改善新企业的发展政策。
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新加坡政府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创新与提高生产率相结合等战略,新加坡从2010年开始收紧低技能外国工人的配额。在过去的十年里,新加坡的经济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有大量廉价的外国工人,新加坡的生产率并不比欧美国家高。根据新加坡以生产力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随着企业变得更加高效和资本密集型,经济增长将逐渐增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徐立平今天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今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第六年,但外向型经济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生产率提高不明显。外籍工人集中在传统的相对低端行业,如建筑和制造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收紧外籍劳工政策也意味着新加坡政府希望该行业更多地向高端领域倾斜。”
政府还对国内企业招聘外籍员工征收税费,旨在限制新加坡企业雇佣廉价外籍员工。但是,这样的税费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反而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侵蚀了公司的利润。去年的预算宣布暂停这项增税计划。今年,许多公司要求将这一行动推迟一年实施。
年轻人的投票
面对新加坡建设的务实的城市国家,年轻一代似乎越来越少“购买它”。年轻人越来越质疑一党制,要求更多关于民主、透明和自由的信息,这是对新加坡“中年危机”未来的担忧。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选民参与国家选举,执政党很难忽视他们的声音。这些年轻选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相对于西式教育而言。他们已经摆脱了物质上的依赖,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的意见,更加注重民主、自由、公开和透明。”徐立平进一步解释道。
在将近90岁的时候,李光耀仍然出版了他的新书《李光耀:新加坡生存的最后真相》,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理解和支持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英国《金融时报》曾将新加坡描述为“保姆国家”,这切中了李光耀理想社会的核心特征:为了更广泛的社会福利,集体责任优先于个人本性。然而,这种家长式的管理已经引起了许多年轻新加坡人的不满。
新加坡政府正试图通过最新的预算来支持濒临衰退的经济,这意味着以前对社会支出和福利的关注将会逆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周表示:“政府的财政盈余将越来越少,目前的发展模式将会改变。”
“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他创建的这个务实的城邦的未来是不确定的。”《福布斯》杂志称李光耀带着繁荣和秩序离开了新加坡,但他的遗产的持久性值得怀疑。然而,在徐立平看来,政府正在不断更新和改革自己。面对经济低迷,这是新加坡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新加坡的中年危机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