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记者刘伟
最近,从微信集团到个别券商的研究报告,都有消息传出,一些股份制银行加大了配置杠杆,降低了劣势门槛。尽管大多数参与的银行持否认态度,但《证券时报》记者发现,一些银行确实释放了个人优质客户的配置杠杆。
“以前是1: 2的比例,但大部分可能只有1: 1,但现在1: 2会是正常状态,一些优质客户会放在1: 3,但总行后台会首先坚持一户一控的原则。但是,不管基层的审查,只要你放开支行,你就可以做宣传。这是一种争取客户的策略。”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说。
杠杆比率有两个口径
“我们的政策没有变,也没有放大杠杆。我们的权限可以设置为1:3,但实际上,出于风险和其他考虑,我们只做1:2。当然,可能存在引入夹层的情况。对我们来说,夹层的杠杆率不超过1:2,但对客户来说,它实际上是通过夹层放大到1:3。此外,没有所谓的“规模放宽到5000万”,我们的门槛一直是5000万。”一位来自处于谣言漩涡中的股票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同一家股票银行的支行账户经理在发给目标客户的短信中直接表示,“该银行在二级市场的最新结构性配置杠杆可以达到1至3倍。”
例如,在股份制银行分行账户经理发来的短信中,说银行最新二级市场结构性产品(配套)的规模和报价降低,优先资金5000万元的比例为7%,5000万元到1亿元的比例为6.8%,超过1亿元的比例为6.7%(超过2亿元的可以降低)。以上为一揽子价格(包括资本成本+渠道费+托管费),创业板整体头寸可达30%,杠杆率可达1:1至1:3,其中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产品(需我行评估)的杠杆率可达1:4。
鉴于这种不一致,一家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称之为“正常”。
“以前是1: 2的比例,但大部分可能只有1: 1,但现在1: 2会是正常状态,一些优质客户会放在1: 3,但总行后台会首先坚持一户一控的原则。但是,不管基层的审查,只要你放开支行,你就可以做宣传。这是一种争取客户的策略。”消息来源称。
谨慎仍然是主流
然而,大多数受访银行家证实,1:2的杠杆率仍是银行的基本风险控制线。这也是大多数消息来源坚持认为配置杠杆没有改变的原因。
“说实话,我不知道你给我们总公司打电话时会说些什么。”一家大型股票银行的另一家分行的账户经理告诉记者,“就我而言,这个系统真的没有改变。当我们与客户接触时,我们会在允许的范围内稍微降低资本价格。至于杠杆率,大多数都是1:2,很少达到1:3。我不认为市场在大范围内有所好转,但有一些私募正在增加增加头寸的杠杆。”
一位股票银行的人士说,事实上,最近有一种说法是银行增加了杠杆。事实上,目前银行资金充裕,但银行外包业务较多,资金配置较少。
一位大银行家同意这一说法。在他的大型国有银行,他从未做过如此高杠杆的融资业务。
“事实上,我们银行在这方面非常谨慎。直到去年年底,我们不得不通过信贷管理部门连续发债。如果产品结构是杠杆化的、结构化的、投资于衍生品或对冲的,则必须通过信贷部。这种情况今年只发生了一点点变化。今年成立了金融市场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但审查也非常严格。”银行家告诉记者。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银行结构化配资确有松动 整体仍谨慎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