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0字,读完约5分钟
在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世界著名品牌abb、KUKA、FANUC、安川机器人(300024,BUY)和中国品牌机器人在同一舞台上表演了一场机器人“争霸赛”。
国际工业机器人巨头“耍酷”
在世博会的机器人展区,国际工业机器人巨头abb和FANUC首次亮相,展示了超过1000平方米的超大型展位。
abb展示了米语3c产品的组装、测试和包装的集成系统,主题是“协作、简单和数字化:构建通向未来工厂的道路”。米语第一次“坐”在aiv小车上形成一个移动工作站,体现为工厂中的“行走人”,在运输物料的同时完成产品组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abb离散自动化和运动控制业务部总裁安世明告诉记者,在abb最新的合作解决方案safemove2下,人们可以安全地在abb机器人周围工作,负载范围从6千克到800千克,而不会影响生产效率。Abb最新的机器人互联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减少25%的机器人事故,加快60%的响应和问题解决速度。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机器人,米语的市场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而且需求还在继续上升。”安世明告诉记者,abb在中国的机器人产量已经超过5万台,其中包括米语。
KUKA致力于建设一个“智能工厂”,展示了kr cybertech系列的最新机器人。kr赛博科技系列新机器人的最大负载能力高达22公斤。与类似的低负载机器人相比,KR CyberTech系列新型机器人具有更小的占用空、更好的有效负载能力和更宽的工作范围。此外,机器人具有快速重定位和优化运动路径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小零件生产加工的需要。
在Fanuc的黄色展台上,记者看到了cr-7ia合作机器人。这是FANUC最新的小型人机合作机器人,于2016年推出,最大腕力为7公斤,运动半径为717毫米。该机器人的特点之一是合作操作,不需要使用安全围栏,人和机器人可以共享一定的区域进行操作。与此同时,人和机器人可以相互协调搬运重物和组装零件。
FANUC机器人部门的负责人稻叶清子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潜力和活力惊叹不已。他告诉上海证券交易所,Fanuc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月平均销量超过1000台,年平均销量超过1万台。
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
在国际巨头展示其技术的同时,沈阳宋新机器人、广州数控、南京爱思通(002747,Buy)、Eft、新纪元和李群等本土机器人制造商也在展示其自主品牌的崛起。
在宋新机器人展台的新产品发布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一大群人。其首款智能柔性7轴轻载复合机器人和具有主动视觉系统的双臂协作机器人不仅填补了国内同类型机器人空·怀特的空白,而且在行业内取得了第一次突破。其中,双臂合作机器人拥有14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式中空伺服驱动单元,并获得了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重奖——工业设计金奖。
南京爱斯顿机器人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条由智能存储、激光切割、钣金折弯、磨削、装配、视觉抓取、包装和远程监控组成的柔性智能钣金生产线。智能生产线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现代工业智能制造技术,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多种产品的生产,定制产品的数量和型号。
除了当地的机器人制造商,当地的系统集成商也出现了。其中,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充电宝自动生产线。记者看到,该生产线是一条全自动送料、装配、测试和包装生产线,由13套工作站组成,可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全自动无人化生产。
此外,上海德美科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高速输送系统小托盘。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可应用于车身分总成自动焊接生产线,并能快速适应不同的车身零件。
中科宋新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伟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与以往的行业展会相比,此次行业展会的机器人厂商数量大幅增加,生态布局更加丰富,同时也开始反映出产品布局的差异。面对未来更广阔的机器人市场需求,本土企业仍需选择合适的位置,下定决心进行差异化研发,并基于自身资源加强原始投资。
中国的标准测试和认证体系诞生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包括外国品牌),同比增长21.7%。今年1月至9月,产量达到5.09万台,同比增长30.8%。
然而,在行业专家看来,中国机器人行业仍存在许多新问题,如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此外,机器人标准、测试和认证体系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技术门槛和市场引导手段。
其中,世博会期间机器人检测认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一个飞跃。
11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向社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认证(cr)”标志,并颁发了第一批中国机器人产品认证证书。
首批获得中国机器人产品认证的企业有19家,包括沈阳宋新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鑫实达(002527,BUY)机器人有限公司、南京爱思通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唐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沃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
其中,沈阳宋新机器人有限公司获得了“工业机器人企业”和“家用/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两个品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中国机器人认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标准测试和认证体系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标志着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法规将在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中外机器人同台炫技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