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11月2日至3日,“首届中国医院能力建设与发展暨医疗大数据应用开发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重点关注中国公立医院院长专业化和医疗大数据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会议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青山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未来医学”。他认为,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300024,buy)和3d打印等十大技术领域将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医疗大数据趋热 十大细分产业蓄势待发

据了解,未来量子计算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主要服务于大数据下的精密医学发展。耿青山表示,精密医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了数据的急剧膨胀,现有技术将无法支持计算任务,而量子计算比传统计算机具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解决一些高度复杂的医学问题。人工智能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深的层次处理数据,从而帮助人类从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找到不同的视角。在耿青山看来,人工智能还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分析目标,因此可以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医疗大数据趋热 十大细分产业蓄势待发

围绕人工智能进一步延伸的医疗机器人、纳米机器人和电子人体,也是未来大数据引领下的热门医疗领域,目前已经引起了产业资本的关注。其中,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其未来的应用场景主要是远程监控,即机器人系统可以让医生跨区域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也可以为特殊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在病理监测、功能、靶向给药、纳米手术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医疗大数据趋热 十大细分产业蓄势待发

数字诊断和治疗也依赖于人工智能。耿青山告诉记者,患者可以求助于手机语音助手设备,如全息投影医生webmd,它可以同时解决多种询问,包括解决患者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与医生预约,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症状和顾虑,从而构建数字化医疗模式。

医疗大数据趋热 十大细分产业蓄势待发

至于所谓的人体电子化,耿青山说,到2025年,人体的一部分也将转化为电子化。这一概念现在在假肢、器官和其他替代物的应用中更加普遍。除了仿生假体,估计有3万至5万人植入了射频识别芯片。“脑-机接口”是电子人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耿青山说,这主要是为了在人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这项技术最常见的应用是实现大脑成像和监测神经活动。据报道,它已应用于人工耳蜗和起搏器,有望实现“神经塔桥”。

医疗大数据趋热 十大细分产业蓄势待发

便携式诊断设备是未来医学大数据的另一个突破性领域。耿青山告诉记者:“业内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尝试开发一种便携式手持诊断设备,它可以在几秒钟内扫描人体器官并诊断疾病。它的特点是携带方便,可用于治疗咽喉炎、睡眠呼吸暂停、心房颤动等疾病。”

医疗大数据趋热 十大细分产业蓄势待发

耿青山认为,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应用,it领域和医疗服务机构应该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相互融合,加强整合。只有将尖端技术与医疗服务充分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发挥1+1大于2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万达信息(300168,BUY)、威宁健康(300253,BUY)、创业软件(300451,BUY)、海虹控股(000503,BUY)等公司在a股市场率先参与医疗信息化。它们的共同点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医疗服务,分别来自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医院。另一方面,久安医疗(002432,Buy)、乐普医疗(300003,Buy)、于越医疗(002223,Buy)和美年康(002044,Buy)等公司寻求从硬件和服务器到技术的集成,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未来,随着医学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上述十大医学领域将很快成为各种资本竞争的下一个出口。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医疗大数据趋热 十大细分产业蓄势待发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