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6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高端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会交往软件被广泛采用。 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经常发生利用交友软件的性侵犯事件。
最近,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检察院获悉,在年、年、该院发生的性侵犯事件中,利用社会交流平台实施性侵犯,涉及未成年人的事件共计达到4起。
为什么经常发生利用社会交际类软件的性侵犯未成年人事件? 结合乌市沙区检察院进行的事件,记者进行了调查。
“温暖的男人”变身为“狼”
今年5月21日,14岁的小芳打开qq,点击了“看附近的人”选项。 很快,一个自称张海的男性网友把她加入了朋友。
两个人说话不开心。 周后,张海约小芳在乌鲁木齐铁路局附近见面。 两个人游览了一会儿,张海带她回家强制猥亵,没想到拍了不雅的照片。
5月30日,小芳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马上通报了。 11月,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因强制猥亵罪判处张海有期徒刑2年。
没有独特的东西。 6月20日,小莉在微信中添加了“朋友”,结识了网友董辉,说想找一份度假的兼职。 董辉当表示自己能帮忙。
6月26日,董辉答应小莉,正在找兼职。 下午,以董辉太累为理由,在乌市沙区的一家酒店开房。 一进酒店,“温暖的心”的哥哥董辉马上换了脸,强奸了莉。 那天晚上莉告诉家人通报了。 7月11日,董辉因涉嫌强奸罪被乌市沙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9月,董辉被乌市沙区法院判处3年徒刑。
自由注册不受限制。
据记者调查,一点聊天软件不是未成年人结识新朋友的主要社会交流软件,各种新潮社会交流软件很受他们欢迎。
记者用手机下载了交友app。 注册过程很简单,输入手机号码填写个人基本新闻(昵称、生日、性别),不需要其他认证方法。 之后是植入头像、地址等。 输入年龄时,输入“16”以上的数字即可。 注册成功后,屏幕上会显示幻灯片提示,屏幕上会显示不同网民的照片。 注册成功不到30分钟,300多名网民设置了“喜欢”的记者。
之后,记者又打开聊天软件寻找和体验朋友的功能。 记者发现,根据客户的位置,有些软件可以从近到远列出使用此功能的客户,并自己添加。 有些软件更随机,两分钟内有6人向记者“打招呼”。 其中一位网民的“问候”语言是“有刺激的视频。 需要吗”。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随便分发给社会交往软件的新闻杂乱无章,鉴赏力弱的未成年人容易受到语言诱惑,容易结识对心灵有外遇的异性。 ”。 乌市沙区检察院未检验科检察官魏飞说。
采取多项措施净化环境
魏飞表示,在利用社会交往软件实施的交友类性侵犯未成年人事件中,未成年受害者表现出低龄化、警戒性差、以中学女性为中心的优势。 嫌疑犯在犯罪方法方面正在走向“精确化”。
“嫌疑犯把自己伪装成社会的成功者,然后在对话中了解受害者的年龄和与父母的关系、学业状况等新闻,进而“为人采取措施”,即施惠,频繁关心,谈论对方兴趣的话题等“温柔的攻击”
针对这种情况,新疆律师张敏玄建议校方、家长应该正确诱惑孩子。 相关部门要加强社会交流软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社会交往软件运营商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客户资料审查、客户年龄准入以及客户录用行为等方面进行更严格的管理,比较有效地净化网络环境。
魏飞今后将结合实际例子,总结相关知识和未成年受害者的心理优势,开展“法治进入校园”活动,通过多种玩法提高在校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做出越来越多的努力
现在,乌市沙区检察院计划与沙区教育局合作,在校园内开展“保护法律日光教室青春成长”的法治,利用3年时间向管辖区域的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 该院在乌市第26小学设立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室”,利用专业特点协助学校和监护人从事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工作。
“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是逐步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功能,为孩子们建设和谐、纯粹的成长环境,促进身心健康的迅速发展。 ”。 魏飞说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利用社会交往软件性侵未成年人案增多 怎么远离“狼友”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