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3字,读完约3分钟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28日报(浙江在线记者沈烧婷通讯员谢晶晶华陈佳丹)在世界上有一千多种爱,对周友芳和沈勤民夫妇来说,其中之一是把柴米油盐写在纸上。

10月25日,秋天的阳光很暖和。 在海宁市马桥大街桐溪社区的小洋房里,76岁的周友芳和妻子沈勤民在纸上“聊天”吃午饭什么?

“别人还在就行了”

沈勤民第一次见到周友芳是在1963年冬天,那是家里长辈安排的相亲。 害羞的沈勤民偷偷地看了周友芳一眼,不敢说话。 几个月后,在介绍人的催促下,沈勤民穿着红色的嫁衣,坐船,坐火车,摇船,进入周友芳家的大门。

那一年,她21岁,他23岁。

结婚那天平淡如水,周友芳在集镇加工厂打工,沈勤民在家务农,清贫但很暖和。 转眼到了1976年,三个孩子相继出生,加上年迈的父母、祖母,8个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夫妇的肩上。 白天上班,晚上喂猪,养羊,务农,周友芳经常抓黑回家。

【要闻】你是我的耳!金婚夫妻40年如一日纸上“谈情”

日积月累,周友芳的身体开始发出警报,断断续续发高烧,但他对妻子一言不发。 “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很担心,减少了一天的工作,担心家里的开支到不了。 ’真的掩盖不住了,周友芳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聋了! 沈勤民着急,纷纷带着丈夫来上海求医。 但是命运之手还是按了静音按钮,被确诊,周友芳已经失去了听觉。 那一刻,沈勤民觉得自己的天空要塌了。

【要闻】你是我的耳!金婚夫妻40年如一日纸上“谈情”

幸运的是,夫妇都是坚强的人。 出院不久,周友芳又回到加工厂上班的沈勤民除了照顾家里三亩地和六只猪外,还去附近的工厂打工补充家庭。 “哭也没用,生活也可以,家人也要养活。 幸运的是,别人还在就行了”多少年,夫妇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让这种感情融入生活……

【要闻】你是我的耳!金婚夫妻40年如一日纸上“谈情”

“我是他的耳朵”

“今天亚平回来吃晚饭了”“永金去西安了”“凉拌菜22元,糖醋牛腹40元”……周友芳家的餐桌上放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多个复印件,大部分都是沉民者的笔迹。 周友芳失去听觉后,吃药、吃饭、过着远亲的生活,沈勤民都每人写在纸上告诉周友芳。 每次,周友芳都坐在她身边,看完后口头回复。

【要闻】你是我的耳!金婚夫妻40年如一日纸上“谈情”

到底说了多少张纸,沈勤民自己也不记得了。 她放在抽屉里,散落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里,扔进废纸篓里。 这些笔记有大的小的,有只写了一两句的,也有写得满满的。

“我是他的耳朵,外面发生了什么,都是我写给他的。 ’沈勤民穿着紫色的红上衣,很健康,很健谈。 坐在另一边的周友芳戴着老花镜,有时看笔记,有时插入一句话。

夫妇不会因为听力而妨碍交流,反而比通常的夫妇有默契。 有时,眼神,手势一个,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 在“聊天”的情况下,如果需要眼镜的话,沈勤民举起手指围着两个圈放在眼睛上拍照,比起展示相框的姿势……

但是也有烦恼的时候。 “我们这一代文化程度不高,说了几句话,但写不出来”夫妇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周友芳往往只是着急。 “后来,他慢慢地看到了口型的推测,学会了加上我的手势划船。 现在这样的情况,变少了。 ”。 沈勤民对丈夫的称赞溢于言表。

【要闻】你是我的耳!金婚夫妻40年如一日纸上“谈情”

现在周友芳一家已经搬到了新农村的集聚所,老俩口也四代同堂,后代围着膝盖。 “我的妻子真的很好。 除了有时太吵。 ”周友芳笑了一眼妻子,补充说:“反正我听不见,她很高兴。”

他们爱的誓言,说不出来,听不见,但在每天柴米油盐的小事中,慢慢成长。 命运按了静音按钮,但彼此的真心奏出最美的乐章。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你是我的耳!金婚夫妻40年如一日纸上“谈情”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