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7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注意)中国老年人成了“乐活族”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陈追踪) 11日以后有假期吗这句话对中国老年人来说可能行不通。 10月28日是农历9月初的9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 随着重阳节的临近,中国老年人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乐活”成为他们生活的新理念。

【要闻】中国老年人成“乐活族” 不再望眼欲穿“盼孩子”

“我去年报名参加了欧洲巡演。 意大利、德国和瑞士很美。 今年去加拿大玩”住在烟台泊子村,今年63岁的村民李淑琴对中新社记者说,淡季便宜,去欧洲要花8000多块钱。 去加拿大只有4000元以上。 李淑琴在海外旅行中经常见到很多中国团,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我们村条件好的老年人去旅行。 经常有老年人的新闻团去大城市玩。”。

【要闻】中国老年人成“乐活族” 不再望眼欲穿“盼孩子”

随着重阳节的到来,多个旅行网络平台的数据显示,旅行的淡季价格下降,老年人旅行迎来了高峰。 以驴母旅行网平台为例,重阳节前后两周,老年旅行者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52%。

近年来,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到佳节,老年人们都选择“乐”而不是“想要孩子”。

到了重阳节,住在北京的退休员工、62岁的张振华被朋友带去、吃饭、郊游、和老朋友们愉快地聚集在一起。 今年,她和往常一样在微信的朋友小组发表了派对邀请函,马上收到很多朋友的“集合啊! 好久不见。 “几个人去旅行吧! ”“今年的饭菜我请客。 你们不要和我抢! ”。

【要闻】中国老年人成“乐活族” 不再望眼欲穿“盼孩子”

高端智能手机和微信等社会交流工具的普及,让很多老年人找到消除孤独的新方法,和朋友聊天,分享心灵鸡汤,晾第三代,晾新鲜事物,充实他们每天的生活。

1982年,82岁的爷爷交换了新手机,拿到高端智能手机后,“老干部”的爷爷也成为了“低头族”,每天玩手机,看到好的信息就和老朋友一起讨论。 不仅用手机拍自己养的花的照片,最近方祖父热衷于自拍。

的中国老人被称为“老人”的话有时会有点不愉快。 61岁的刘洪刚从郑州的国有公司退休,今年10月他第一次采用老年乘车卡给年轻人让座时,心里为各种陈先生感到难过。 “我不认为自己是老年人。 自己的精神头脑和容貌这几年没有变化”。

【要闻】中国老年人成“乐活族” 不再望眼欲穿“盼孩子”

“不服老人”是很多老年人的声音。 许多老年人的生活比年轻人更美好。 去年,张海燕中学时的学校舞蹈队说“重整旗鼓”,近60岁的她又和6、7个女学生一起练习舞蹈,说“舞蹈又找到了10多岁时的感觉”。

健康的身体是“乐活”的本钱,近年来,中国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城市健身房出现了更多老年人的身影。 另外,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路灯、广场、健身器材等进入乡下,“日落屏住呼吸”以前农村的生活习性已经过去了,在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很多农村老人每到晚上都会跳广场舞。

【要闻】中国老年人成“乐活族” 不再望眼欲穿“盼孩子”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已经突破2.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6.7%。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说,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老年人规模持续扩大,速度还在加快,而且持续的高峰时间比时间长。 如何一直养活老年人,总是享受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完)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中国老年人成“乐活族” 不再望眼欲穿“盼孩子”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