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4字,读完约5分钟
在广州,捕蛇专家是特殊职业,负责市区的捕蛇专家只有几个,37岁的张亮就是其中之一。 平时,他接到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动物生态与恢复研究开发中心的助理研究员市民热线后,他成为了捕蛇专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宜,秦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高鹤涛
威水史
官塘投蛇事件捕获了二十多条毒蛇
2010年,在增城官塘群蛇给民众添麻烦,后来被证明有人报复了蛇。 当时张亮刚在研究所工作,“看照片就知道是蝮蛇”。 因为蝮蛇在取出体内寄生虫时不小心被咬了,张亮一眼就认识到麻烦的是蝮蛇。 蝮蛇有毒,数百条毒蛇在村内横行,吓坏了当地村民。
接到报告,他和其他动物专家赶到了现场。 “我们的调查发现,某家附近的蛇最多,房子后面也有死蛇。 我们拆除的是有人故意扔蛇。 ”。 这一推测终于得到证实,嫌疑犯也被捕了。 张亮首次作为“捕蛇专家”出现,他也亲自捕获了20多条毒蛇。
一年后我抓住了酒店的缅甸
给张亮印象深刻的是抓住缅甸蟒蛇,在年8月发现,最终处理到年7月末,整整持续了一年。
年8月,张亮所在的急救队收到了广州酒店下水道发现蟒蛇出没的消息,第一次出动也没能被抓住。 经过调查,他决定用把蛇从洞里拉出来的方法。 “把活鸡绑在酒店里放在下水道的开口部,但好几天没动。 有一天车停在那里,第二天鸡不见了,绳子也断了……后来酒店方面经常看到蛇晚上八九点出没,我们又去了第三次,蹲了很久,还是无效回来了。 ”。 但是,之后这条蛇也突然没有动作了,直到去年7月末。
“有居民说在某小区发现了蟒蛇,但从地图上看,离那家酒店只有很远。 被捕发现的是这只缅甸蟒蛇。 ”这时张亮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来了,“我们分解了,它可能通过下水道进入了隔道的小区”。
繁华街道徒手捕捉眼镜王蛇
在迄今为止的应急救援中,张亮没有受伤过。 其中最威慑的是年他徒手抓住了眼镜王蛇。
年4月的一天下午,两米多的蛇出现在越秀区执信南路的水果店,附近数百人来看它。 当时张亮在家吃饭,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这条蛇是常见的老鼠蛇,所以我代搭档跟进了,但搭档赶到现场后给他打了电话:“是眼镜王蛇! 大,我做不到,你快来! ”。
“那时,我急忙开车赶到现场,这条蛇逃进了商店的天花板。 本打算请消防局支援,但蛇自己掉下来,把瓶子打翻了”张亮在恐慌中最后咬了一口苹果,但金黄色的毒药从蛇牙里一个接一个地掉了出来,他徒手抓住了它。 “那颗牙咬着别的东西,紧紧地缠着我的搭档,我正在沾手。”
据介绍,这只眼镜王蛇有3年的蛇龄,重3.6斤,长2米多,属于亚成体。
从“律政先锋”到捕蛇专家
37岁的他说蛇时皱眉跳舞,他从小就喜欢野生动物,经常和虫蛇成为朋友。 对蛇来说,他爱得更深。 我被蛇咬过好几次。 张亮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被蝮蛇咬伤的手指。 13岁的时候,张亮被黄斑渔游蛇咬了,说:“只是擦破了皮,没有大人说的那么夸张。 ”。 张亮16岁的时候,甚至瞒着父母,在祖屋里偷偷养了有毒的眼镜蛇。 最后不小心被咬了。 父母知道后马上送去医院,之后五六年没有碰蛇了。
上了大学后,张亮又开始养蛇了。 读的是法律系,但他不忘自己的“养蛇大业”,说服舍友后,在宿舍养蛇。 然后,混入各个论坛,认识多个蛇类爱好者,拥有很多专业信息。
毕业后也从事了专业关系的工作,张亮无法抛弃对野生动物的爱。 辗转几个商家后,他作为技术人员来到长隆野生动物园,指导饲养员。 2010年,张亮进入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就业,之后广州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野生动物应急救护小组,张亮成为其中的一员。
广州半数以上的蛇来自放生
广州的气候又湿又暖,适合蛇类生长和繁殖,难怪在广州遇到蛇类。 “在我们抓到的蛇中,大部分是眼镜蛇,就像土狗被称为‘中华田园蛇’一样,我们称之为‘中华田园蛇’。 ”。
张亮说,由于民间的“放生”活动很多,市民基于拯救野生动物的初衷,但在不知道蛇类生存环境的情况下胡乱放生到野外,容易引起外来蛇种,大量集中放生蛇类很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 另外,一些市民把蛇扔进人流大的城市绿地,把放出的蛇辗死在道路车辆上,入侵到市民的生活区域,威胁大众的安全。 据张亮介绍,“麻烦民”的蛇中,放生的蛇占一半以上。
2010年,张亮代表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动物生态恢复研究开发中心支持林业主管部门处理蛇类扰民的行动。 年,在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事务所的主导下,广州野生动物应急救护小组成立,他成为核心成员之一,正式拥有“捕蛇专家”称号。 他在四年内出动了二百多次。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广州捕蛇专家四年抓蛇超200次:徒手擒蛇 与蛇为友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