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0字,读完约3分钟
“佳儿佳妇,含糖作孙子。 》这是后汉书的句子,久违的场景是武汉开发区陶懋园区普通居民家庭生活的日常。 90多岁的重孙媳妇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和101岁的老太太玩的时候,有时会发出欢呼声。
走进一位101岁老人辛大美的家,五世同堂窗明静静地坐着几个人睡觉。 “5代、3代媳妇几乎没有脸红过,每餐10个人围着桌子一起前进,家庭和平是长寿的秘诀”说的是辛大美的孙子张光辉,他是陶渊园房地产的员工,妻子、父母和祖母辛大美和这140平方米的民居
五世同堂
十几个人的好密码
“每天外孙媳妇给我洗澡,女婿给我买菜。 我当了一辈子农民,老了上楼幸福了。 ”。 辛大美虽然不能说是耳聪目明,但头脑清醒,拄着拐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重孙媳妇刚给满月不久的宝宝换了尿布,年龄相差100岁的孙子俩玩得很开心。
70岁的女儿马玉珍和77岁的女婿张之勤说,早年马玉珍和母亲辛大美在蔡州农村务农,张之勤在汉阳当工人,后来建设武汉开发区,老孩子进入汽车厂工作,在附近处理就业
“家里老人和孩子听马玉珍的话,孙媳妇刘艳萍是个特别能干,工作和怨恨都很好的人,三代媳妇没红过脸。 ”辛大美说,马玉珍是典型的武汉嫂子,心很好,但心很坦率。 刘艳萍能干温和。 女婿张之勤为了照顾房子从汉口调到汉阳,后来孙媳妇刘艳萍进屋,照顾两代婆婆很不容易。
“媳妇进屋是自己家的人,有好吃的先娶媳妇,在儿子面前不挑。 把婆婆当亲生母亲,有摩擦就当面说,不在背后告诉丈夫”张辉说,他感谢妻子和老母,没给他夹板过,几十年来没红过脸。 妈妈的刀子口豆腐心,这么多年妻子把妈妈当亲生母亲也不在乎,妈妈有点好也在想妻子。
“这几年我做了手术,累得要命,给辛大美洗澡等日常生活靠刘艳萍。 ”。 马玉珍说,妈妈能长寿靠媳妇照顾。
林娜说,她去年结婚今年生育,婆婆刘艳萍、老妇人马玉珍、祖母辛大美对她特别好。 刘艳萍每天照顾完老人,去她小房子照顾宝宝,做家务。 婆婆总是说:“你们年轻人,上班带孩子很辛苦。 我来帮你吧。 ”。 奶奶和祖母非常爱她和宝宝,有些好东西紧紧抱住她们的母子。 琳娜说她有三个继母,但网上流传的“妖魔化继母”一个也没遇到。 媳妇和婆婆的关系完全不是问题,婆婆也是母亲啊。
做了很多事也不工作
平凡的生活最长寿
“我们所有的房间都急于工作。 好的是先系长辈和孩子。 当时在田埂的土坑里躲避日军时,活到100岁,没想到能享受到5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我度过了这么好的一天。 ”。 辛大美说,现在吃得好,住得好,过得好,还有大胖子玄孙抱着,只要家人平安地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长辈一杯水平,肥水往低处流。 后辈孝顺使肯吃亏”张辉说,普通人从来没有发过财,但衣食无忧。 以前农业忙的时候,农活都是争先恐后地做,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做得多,亲人就会多休息,所以他们家的农活总是比别人家快。
“奶奶喜欢吃肉吃汤圆,每次都讨厌奶奶和太太在外面做得不好,偷自己的包,竞争谁比奶奶更喜欢。 奶奶笑得全家人都很开心。 ”张辉说,辛大美的日常饮食和家人一样,但全年都在烧汤、烤肉。 新年最喜欢汤圆和月饼等甜糯的食品,一次可以吃12只桂花黑芝麻馅的汤圆。
张辉说,祖母辛大美什么书也没读,解放后去扫盲班认识几个字,但家风好,摩擦隔夜,家人不生气,沿袭了以前传下来的母亲慈子孝伦理纲领。 记者李冀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武汉有个体家五世同堂 老祖奶奶比玄孙大100岁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