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2字,读完约4分钟
昨天,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的社区治安志愿者戴上红帽子,戴上红袖子的标志,走到街头,向指定的地方待命。
他们中有60,70岁的爷爷,阿姨,他们以满腔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保障“一带一路”峰会的顺利召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老居民重返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
时间:四点
地点:海淀区上地街道
人物: 65岁志愿者李为利
昨天早上4点,家里住宅山的60多岁的李为利起床,坐最早的巴士回到海淀区参加志愿者活动。 “我是退休的老党员,国家召开了这么强的‘一带一路’会议,我也想为自己的余热做出贡献! ”。
上地街树村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高苏民表示:“树村社区的居民为了拆迁搬到了不同的地方,为了参加志愿者活动,很多老年人居民很早就回到了社区。 李爷爷以前是我们社区的居民,特别热衷于志愿者活动。 现在搬到房山住了,爷爷参加了很多次志愿者活动,体现了老北京居民的责任感! ”。
“从8号开始,爷爷、阿姨的志愿者们出港了。 如果发现可疑者,马上报告”。 据上地街综治部相关人员介绍,街道动员了2000名社区志愿者,以158个百分点实现了自动化。
文/本报记者李梦婷供图/地上街道
奥运会志愿者再次做了红袖子的标记
时间:七点五十分
地点:朝阳区北辰西路
人物: 68岁志愿者谢凤玉
昨天早上7点50分,住在北辰西路边的科学园南里七区的68岁谢凤玉早早完成了家务,把杯子放在挎包里,戴上红袖子的标志,戴上红帽子离开家,开始了志愿者的一天。
据北新闻记者报道,在“一带一路”峰会期间,奥运村街道上有3600名实名制志愿者出港。 谢凤玉的工作地点在北辰西路。 除了承担治安志愿者的责任外,谢凤玉还是介绍人、指路人。 在车站有游客问路时,谢凤玉耐心地给我指路。
谢凤玉做过2008年奥运会的治安志愿者,后来她不仅自己参加了,还有很多社区居民一起参加了社区治安志愿者。 谢凤玉说:“看到国家更强大,我感到骄傲。 他还说:“我为退休后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感到骄傲。”
文/本报记者刘旭供图/刘洋
把上班时间推迟三十分钟
时间: 17点30分
地点:东城区东便门桥南侧十字路口
人物: 67岁志愿者王景瑞
昨天下午5点30分,在东城区东便门桥南侧的十字路口,超过下班时间到了30分钟。 67岁的王景瑞还在自己的“守望台”岗位上。 “周末啊。 现在这个时候出去散步的人很多,我们必须保证大家都遵守秩序。 撤退时间有点晚。 ”。
王景瑞告诉北青记者,东便门桥是交通要塞,紧挨着二环路。 “西北方向是明城墙遗迹公园,很多去北京站的人都经过这里,所以人流很大,周边的环境秩序得到了保障。 ”。 走人行道的人在栅栏里走,不要走非机动车道。 过天桥的人不能随便过马路……王景瑞总是注意行人。
据东城区东花市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城市有1000名左右的志愿者在街道上的主要职场工作,保障了首都的环境秩序。
文/本报记者蒋若静摄影/黄发寿
发动辖区居民的移动车辆
时间: 18点
地点:西城区西交民巷社区
人物: 66岁志愿者王建兴
昨天,在西交民巷社区,70名志愿者已经启航,所有人待命。 除了进行消防检查外,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穿着红背心,戴着红帽子,今年66岁的志愿者王建兴是出生在西交民巷长大的北京人,6年前退休后在社区做志愿者。 昨天他先巡视社区,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保障社区安全,“下班”到晚上6点。
“一带一路”峰会论坛期间,辖区环境清洁,道路有序,西长安街街道又动员了各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开展清移动车辆的工作。 为了让居民更方便准确地寻找指定的停车位,社区员工编辑印刷了温暖的提示,通过社区志愿者和入户、电话通知、微信推进等多渠道,告知居民车辆的移动作业,居民自己
文/本报记者董鑫通讯员曹蕾
摄影/谭道亮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维护秩序、咨询服务…… 大爷大妈志愿者走上街头值守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