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4字,读完约4分钟
什么是爱? 一百人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 来自仪容的徐先生用实际行动解释了他心中爱的真谛:与患难同在,不抛弃,生死相依,即使奉献自己肝脏的一部分! 5月2日上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先生毅然捐出右半肝,救了患重病的妻子……。
通讯员董菊吴倪娜扬子晚报记者杨彦
互相弄湿泡沫
爱妻是严重的肝硬化,需要肝移植手术。
今年48岁的徐先生和42岁的陶先生是仪征的普通夫妇,1997年双方被介绍后马上进入结婚殿堂,夫妇20年间湿了,没有脸红过。 但是,温暖平静的日子在2011年被打破,那年10月,细心的丈夫徐先生发现原来皮肤白的妻子突然脸色变黄,妻子最初认为是疲劳引起的,并不介意,但很快巩膜也出现黄染,小便颜色呈茶色,陶先生
但是,各种药物的治疗没有改善陶先生的症状,胆红素达到526umol/l,超声波显示肝脏达到了严重肝硬化。 随着症状的发展,夫妇辗转于多家医院得到的结论都是只有“肝移植手术”才能挽救陶先生的生命。
丈夫背对妻子配餐,准备捐献肝脏
多次辗转后,夫妇找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的孙倍成教授。 徐先生以前听说过“肝移植手术”。 他知道等待肝源是一个漫长而焦急的过程。 “我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医生信息表达的当天,徐先生说:“把肝捐给妻子! 我既不敢等,也不想等。 等一秒多对我和妻子来说是痛苦的。 如果能救她,别说献肝,就算献出生命,我也愿意! ”。
由于害怕父母和亲戚担心,徐先生决定一个人承担这个压力和责任。 他悄悄地去医院做各种术前检查和准备,一切就绪后,他住院了,才带妻子去病房等手术。 妻子不知不觉看了住院患者的消息恍然大悟。 她坚决不同意接受丈夫的肝脏。 “这么多年国内外,家里缺不了他! ”。
妻子的拒绝是徐先生意料之外的事,这一天他多次查阅肝移植的资料,已经成为一半的专家,他不断地把肝移植的安全性消息告诉妻子,“听说夫妻移植后性格有点相似。 我们真的心灵相通。 ”。
重新过人生
配型成功,肝移植手术异常顺利
也许是被这对夫妇的真爱感动了的天,他们所有的配型检查都非常顺利。 5月2日上午,丈夫徐永军被推进手术室,术前对话中反复强调“一定要把肝脏最好的部分切给妻子”。 术前,孙倍成教授及其团队全面判断徐先生的供肝条件,术中在超声刀等微细外科技术的应用下,徐先生的右半肝被完全切除。
当天15点,妻子郭先生的手术在别的手术室按计划进行,被切除的病肝严重硬化,胆汁淤积肿大。 16:40,丈夫的肝脏成功植入妻子体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手术中,孙倍成教授及其团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下腔静脉人工血管形成技术,大幅缩短了无肝中静脉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手术时间和难度。 整个肝脏的移植时间只有三个小时就完成了,这在国际上是领先的。
徐先生和陶先生结婚时的照片。
醒来第一句话是在听对方
“我的肝脏能用她吗? ”。
“我丈夫现在怎么样了? ”。
这是这对夫妇术后醒来分手的第一句话。 “是的,父母的感情真是太好了。 有时我回家也觉得打扰了他们俩的世界。 ”。 他们的女儿蔑视地说。 “妈妈生病的时候,父亲特别照顾,每次爬楼梯,都在她后面轻轻地推着她,给了她力量。 ”。
收到妻子手术顺利的消息后,徐先生麻醉后还没有完全睁开的眼睛说:“太好了,今天是我们俩的转世日。 明年的今天,我要和妻子一起过生日! 我每年都要度过! ”。
术后第二天,徐先生可以吃流质,妻子陶先生的新肝脏也开始工作了。 孙倍成教授说,现在捐赠者双方都恢复良好,徐先生可以马上下床活动,妻子也在20小时后进入普通病房,和丈夫团聚,他们的床很快就粘在一起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王学浩院士表示,活体肝移植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的特征技术,至今尚未发生一例供肝移植患者死亡。 dcd器官捐赠肝移植是今后迅速发展的第一方向,活体肝移植也是扩大供肝来源的重要手段,值得提倡和宣传。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男子捐肝救妻前叮嘱医生:把我肝脏最好的部分给她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