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2字,读完约5分钟

二十多年来,孟津黄河湿地的鸟几乎每周都能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一开始,我只是个老人,后来他的女儿增加了。 现在,只剩下女儿了。

女儿叫马朝红。 48岁,是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的管理者。 她和父亲一起,接力保护着这方面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着数百种鸟类的家园。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里的生态更好,鸟更多。 这里的村民称她为“黄河之女”,是这些“湿地精灵”的“守护神”。

文/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亚楠
冬日,在刺骨的黄河滩寒风中,她透过望远镜,静静地凝视着远处河群中的鸟。 有鹈、红麻鸭、银鸥、鹭鸟等,许多鸟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在移动途中,踏上这条短脚后,还将继续远行。

【要闻】“黄河女儿”马朝红:“湿地精灵”的守护神

好几次

18年一日观鸟,像护鸟

10只、20只、143只……马朝红拿出笔记本,用冻僵的手迅速记录了观察到的鸟类数据。 注意了很久,她已经在练习“火眼”。 一目了然,基本上可以评价鸟群的数量。 八九不离十。

这样的事业,马朝红已经重复了18年。 1999年,她辞去洛阳市区的工作,回到成立不到几年的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和父亲一起看到鸟、保护鸟。

最初,他们光骑自行车就要跑完59公里长、0.5公里到5公里宽的黄河湿地,至少需要3天,她和父亲一起带着干燥的粮食,住在路上。

观测中的收获也经常让她忘记辛苦。 2001年冬天,在观测灰鹤时,马朝红突然遇到了40只大鸨。 从这片陆地起飞的最重的鸟类之一非常稀少,已经多年没在孟津黄河湿地见过了。

“见面的瞬间,太兴奋了,就像久违地见到了的亲人,无论多么辛苦都觉得值得”马朝红说。

马朝红对鸟的爱,很多人不理解。 她说观鸟能给人欢乐,鸟类的许多行为都和人一样。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的精灵。 “观鸟其实很关注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 护鸟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家。 ”。

传承。

二代接力赛保护“湿地精灵”

马朝红并非天生对护鸟感兴趣。 原来她对洛阳工作很好。 她对护鸟的爱,来自她父亲,来自一种传承。

她父亲马书钊是孟津县林业局的一般干部,1995年春节回老家时,从黄河滩听到炮声,随声望而去,一群人用土炮疯狂地杀鸟。

目睹了浑身是血尖叫的鸟,与森林和野生动物交往了一辈子的马书铅受不了,他决心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

正好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成立时,马书铅从林业局干部,成为保护区保护鸟员,每天骑自行车,带着干粮,带着扬声器,走在村里的小巷,推进保护鸟的政策和法律。

在刚开始保护鸟的几年里,马书铅每年必须停止杀死数百只鸟类的行为,也受到猎人的威胁,但他什么也没做。

1997年底,马朝红从洛阳回来过春节。 哪一天,她每天和父亲一起去寒冷的黄河看鸟,保护鸟,一站是几个小时。

看着日渐衰老的父亲,看着生机勃勃的湿地,她禁不住流泪,真的感受到了父亲对鸟的爱。 那一刻,她决心回家和父亲一起看鸟,保护鸟。

1999年,马朝红也成为保护区的护鸟员。 在那之后的十几年里,父女长年一起奔走在广阔的黄河湿地上,不风雨无阻。

湿地生态更好,但马书铅的身体越来越差。 年,他接受了股骨头坏死的手术,而且卷入了其他疾病,75岁的马书铅再也不能去黄河岸边看鸟、鸟,靠近了他最担心的“湿地精灵”。

放哨

继续走剩下的路

经过马朝红父子两人和当地黄河湿地管理部门十几年的努力,在湿地内捕杀鸟类的行为已经很少见,保护区内有245种鸟类记录,村民对鸟类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救助受伤的鸟已经成为许多村民的习性

虽然捕杀行为越来越少,但其他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地的干扰依然经常发生。 马朝红说,为了刺激,有人驾驶越野车在湿地内赛车,这给鸟类的栖息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种行为比狩猎更难以阻止。

“野生动物最大的天敌是人,人类入鸟退却的局面这几年实际上并没有根本扭转”马朝红,个体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正因为全社会形成了爱鸟、保护鸟的环境保护意识,湿地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

马朝红除了观测、调查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外,还致力于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成立了“河南野鸟会”,进行公益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参加了爱鸟保护鸟的团队。

鉴于马朝红的贡献,她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关注生态贡献奖,入选为“感动洛阳的10位人物”。

在孟津的黄河湿地保护区内,很多村民称她为“黄河姑娘”,湿地内的鸟类称为“你家的鸟”。 经常有村民开玩笑,你家的灰雁又吃了我家的麦子,你家的鹭鸟又吃了我家养鱼池的鱼。

湿地鸟来来去去,他们不知道,“守护神”一直默默地守护着。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黄河女儿”马朝红:“湿地精灵”的守护神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