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2字,读完约4分钟

成都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专项行动

2018年,成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回收总量为545万吨,同比增长6.24%

到2020年底,成都将实现29%以上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

每个区(市)县3至5个达标区创建一批再生资源社区回收达标示范点;每个社区至少设立一个回收资源社区回收站(点)。

实现城市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100%全覆盖

□程,本报编辑

6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该委员会刚刚发布了《关于实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防治污染的意见》,明确表示到2020年,成都市将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实现生活原生垃圾零填埋。

如何实现目标?做好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量。不久前,成都市宣布了《成都市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专项行动计划》,明确表示到2020年底,成都市将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相联系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生活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回收率达到29%以上。

成都特别行动:到2020年底,社区拥有可再生资源回收点

促进回收利用的16项任务

离29%的目标还有多远?根据成都市可再生资源产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成都市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成都市可再生资源再生产业回收总量为545万吨,同比增长6.24%。其中,生活资源回收总量为186.6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23%。换句话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生活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回收率仍需提高6%以上。

为此,《行动计划》提出了全面推进成都市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16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构建连接居民前端、回收运输中间端和处置利用末端的可再生资源“全过程”和“全链”循环利用体系。

具体来说,成都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加快建设全市可再生资源回收开放信息平台。不断优化场地布局,根据服务半径合理配置再生资源社区公共服务场地,按照每个区(市)县3-5个场地的标准,建设一批再生资源社区回收标准示范场地;努力促进商业综合体、商业建筑、大型商店和其他地方的资源回收。在13个中心城市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逐步建设大型废物智能回收、粉碎和处置生产线,推进大型废物回收利用。到2020年底,建成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平台;根据每个社区至少设立一个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点)的原则,合理布局,建设覆盖全球的回收站。实现城市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100%全覆盖。

成都特别行动:到2020年底,社区拥有可再生资源回收点

促进所有公民参与垃圾分类。

6月5日,第二届成都资源恢复主题日启动。在现场,成都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服务点,包括同亭花园垃圾分类服务点、收集和回收环保屋、方水晶社区分类服务点、兰润锦江春天智能垃圾回收站和彭州再生资源回收基地,获得了许可证。

桐梓庭与企业合作,在住宅区安装智能垃圾收集系统。居民们在回收点扫描微信二维码,登记并把可回收的垃圾,如废金属和废纸,放入回收箱。电子秤自动称重后,退款将转入居民微信账户。餐厨垃圾进入专用回收箱后,可转化为生物肥料用于社区绿化。目前,同厅花园约90%的居民将垃圾分类。

截至今年4月,成都市已有241万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分类覆盖率达到38.7%,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共有3,051所学校、654所医院和73个商业综合体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为80%、83%和65%。

据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目前每天产生约1.7万吨生活垃圾。为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前端减少和资源利用是不可或缺的。成都的许多社区都在积极实践它。在活动现场,编辑们看到了许多用可回收材料制作的创意作品,包括庆阳区升平社区居民用废弃衣服制作的宠物窝。

据悉,下一步,成都将加快立法和标准的制定,继续实施生活垃圾“滴、冒、滴、滴、混”的专项治理,到今年年底建成5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成都特别行动:到2020年底,社区拥有可再生资源回收点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