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8字,读完约6分钟
因此,成都在社区发展和治理方面的经验将推广到全国。
5月13日,丽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党员参观了唐场镇先锋村。
探索基层治理难点,化解难点,疏通瓶颈,宣传推介亮点,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昨天,由新华社主办、半月刊《谈话》杂志、成都市委、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基层治理智库——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半月刊研讨会”在杜英区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国内外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概述。对鹰潭区塘昌街的双柏社区、书院社区、站前村、先锋村进行实地调查。随后,基层治理智库基地被四川詹其村振兴培训学院正式授予许可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会治理委员会主任胡元坤出席研讨会。
你为什么选择成都作为研讨会的焦点?
因为这里的社区治理处于全国的前列。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的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作为面向基层的重要舆论阵地,半月潭自2017年9月起设立了“基层治理现代化”专栏。半月潭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在基层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也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关于解决突出形式主义问题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关于统筹规划和规范监督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等中央文件相继出台。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成都坚持体制改革原则,率先在党委序列中设立了城乡社区发展和治理委员会。实行了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小组联系下级党组织的制度。按照5+模式调整街道内部机构,落实辖区内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议和规划参与的五项权利,剥离招商引资职能,取消相应考核指标,深化社区减负增能,发布社区减负十条,社区认证项目由313项减少到15项,推动社区聚焦主体责任和主业,提高治理效率。
“之所以选择成都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点,是因为成都的社区治理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半月潭》副主编王永前表示,此次研讨会将为杜英地区建立基层治理智库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提供契机,逐步将基层治理经验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为加快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杜英基层治理的亮点是什么?
“社区公共伙伴”的模式受到了赞扬
双柏社区以居民需求为中心,根据辖区资源现状,采用社区公共空房间的“1+N”单元式布局。努力打造一个15分钟的便捷生活圈。E站品牌系列公共空客房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优质、温馨的社区服务。学院社区的两个委员会将塑造“梦想学院、公园社区”社区治理的品牌,并积极建设一个高质量生活的社区。塘昌街占旗村依托智能党建平台,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带领全村深化改革、发展工业、整治环境、净化农村氛围,带领村民安居乐业、养成良好习惯、营造良好氛围。汤场街先锋村动员村民和社会组织以“平衡”的方式“各端几道菜”。村党组织有四个菜+村民有五个菜,餐桌“潘麟四合院改造”的“九碗”管理得很好...
在研讨会上,杜云区委主要领导所作的《推进“九大工程”创建社区发展治理“杜云样本”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社区工作是丈母娘和丈母娘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间接考验了我们的党性和执政为民的广度和深度。做好这些小事是解决我们执政基础的大事。"
杜英区的“社区公共伙伴”模式也赢得了大家的好评。“社区公共伙伴”是一种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导向的模式,确立了“社区+社区+公共管理者+社会组织+社区社会企业+N”的运作模式,争取区域内外所有符合社区发展和治理原则的个人、团体、组织和商业实体,以资金、人力、场地、信息、数据等资源与社区共建发展。
“社会治理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通过多主体的协调机制满足人们的需求,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群体联系的过程。”中山大学城市与地方治理中心主任何燕玲表示,当前的社会治理需要应对过去40年来社会结构多样性、社会结构一致性和社会结构流动性带来的问题。成都已成为未来引领城乡社区发展和治理的前沿地区。
更多新闻
近年来中央各省市对基层治理发表了哪些意见
2017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为主导的多党参与和共同管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2018年4月,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实施意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省、社会、人民的实际,针对四川三个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确定了13项重点任务。
自2017年9月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和治理,建设高质量和谐宜居居住社区的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22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6+N”配套政策体系。其中,“1”是指“30篇关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文章”,是成都市当前和未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纲领性文件。“6”是指覆盖面广、社区发展和治理改革力度大的六个配套文件,主要涵盖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优化调整、街道(乡镇)职能转变、社区专职人员管理、社区整体建设、社区发展规划、优质和谐宜居社区标准体系等六个方面。“N”是主要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的辅助文件。目前主要涉及“五项行动”、“五项制度”、社区志愿服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培育和发展社会企业、社区工作者职业补偿制度等。未来它将继续增长和改善。(赵毅摄影编辑)
杜英基层治理智库基金会发放名片——成都社区发展治理经验将走向全国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成都市杜英区基层治理智库发卡行基地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