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6字,读完约7分钟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1日发布的报告,2016年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0%,比上个月低0.4个百分点。这是该数据连续第七个月低于50%的干线,也是自201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2月份中国官方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降至52.7%,创下自2008年12月以来逾7年的新纪录。
专家表示,尽管2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有所下降,但随着中央政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复苏迹象,非制造业仍有望实现稳步增长。2016年初,中国经济将继续见底,稳定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在触底过程中,如果系统性风险可以避免,预计将在2016年下半年反弹。
变化中的制造业衰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研究中心高级统计师赵清河表示,2月份制造业pmi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由于春节假期,一些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产量和市场需求双双下降。生产指数为50.2%,比上个月下降1.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8.6%,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并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二是近两个月生产经营活动放缓,企业原材料采购量持续下降。采购量指数为47.9%,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为近期低点。第三,由于返乡员工的集中,制造业的就业率有所下降。员工指数为47.6%,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
尽管采购经理人指数有所下降,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赵清河表示,由于近期原油价格小幅反弹,以及一些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反弹,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较上月大幅上涨5.1个百分点,至50.2%,自2014年8月以来首次超过临界点。随着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政策措施的实施,企业信心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标达到57.9%,上升到较高的景气区间,高于去年同期。
"综合判断,经济仍处于底部企稳过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2月份pmi指数继续下降,表明当前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其中,生产指数和采购量下降,应考虑春节的影响。采购价格指数和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大幅上升,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呈现复苏迹象。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表示,2月份pmi指数下跌背后有新的特点和亮点。采购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反弹,涨幅超过50%,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增强生产扩张动力。此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大幅上升,淡季就业保持稳定,这也是目前制造业的一个积极信号。CICC宏观分析师刘浏和洪亮也认为,由于春节的影响,2月份制造业活动略有放缓,但原材料价格和预期有所改善。2016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预计2015年实际赤字率将在3.5%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中国央行昨日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的首次。未来宏观政策将继续加强需求管理,发挥反周期调节功能。
调整和升级非制造业的消费结构
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2.7,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报价601211,BUY)表示,非制造业pmi下降,这表明服务业无法幸免于经济低迷。
赵清河表示,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仍处于景气区间,但非制造业扩张速度放缓。按行业划分,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2.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批发、住宿、证券、保险、装卸、仓储、住宅服务和修理等业务总量有所下降,是服务业业务活动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建筑业经营活动指数为55.2%,比上个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受春节假期影响,企业经营率下降,生产活动放缓。商业活动预期指数为66.3%,较上月上升7.6个百分点,表明企业仍对未来市场预期持乐观态度。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金彩表示,运输和餐饮等传统行业的商业活动呈上升趋势,新兴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与去年同期相比,信息消费、网上购物消费、旅游等行业的指数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特别是服务业的就业在改善,价格在上涨,这表明服务业市场的内生力量在增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报价601328,BUY)表示,2月份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已反弹至59.5%,其中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大幅反弹7.6个百分点,至66.3%,表明春节假期后建筑业活动可能大幅提振;服务业预期经营活动指数小幅下降至58.3%,表现相对稳定。这可能表明,非制造业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回升,尤其是建筑业将比大反弹高0/房。未来,随着中央政府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非制造业仍有望取得稳步进展。据估计,今年上半年,非制造业的pmi预计将保持在高于繁荣线的水平,并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
预期的经济趋势可能先低后高
在接受《经济信息日报》采访时,许多经济学家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见底,稳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经济走势可能呈现先低后高的态势。经济增长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600030,BUY)表示,中国经济仍处于本轮周期的低谷,尚未完全触底,2016年经济将继续下滑。去产能、去杠杆化和去库存化都会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降低成本和短期补货在短期内难以奏效。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杰表示,当前的经济挑战是根本性和结构性的,而工业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需求不足。
连平表示,中国经济目前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16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将继续优化。经济增长的动能逐渐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服务业创造就业的能力更强。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年来的数据,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第一产业多约50万个。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双重稳定器。朱还表示,2016年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结构性政策推行后,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会有明显的变化,即新的经济成分增加,旧的经济成分地位下降。新兴小产业虽然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发展迅速,传统产业也将经历去产能、去僵尸企业和结构转型等变革。
许多专家表示,新的供给和新的动能将为中国进行大幅度的存量调整、全面的供给侧改革和更大的需求扩张带来机遇,从而为2017年经济周期的逆转和中高速经济增长的正常化奠定基础。在2016年触底的过程中,如果系统性风险可以避免,预计将在2016年下半年反弹。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二月制造与非制造业PMI“双跌”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