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8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两次会议报告组

3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主题为“CPPCC成员谈适应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闻发布会。经济学家李一宁和其他五名CPPCC成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增加员工比增加损失要好."李一宁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过渡时期。现在,为了调整其结构,必须有一些多余的部门需要重组。目前,中国强调从供给方面发挥力量,进行结构改革,关闭一些企业,弥补不足。

结构调整需转变体制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从农业角度理解供给面结构改革:一是努力实现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提高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加强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第三,注重创新和改革。科技创新可以引进更好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结构调整需转变体制机制

“一些重要农产品(报价000061)的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制度和收储制度正在积极推进改革。我个人估计,两会之后,玉米改革很快就会启动。”陈锡文透露,将适当减少玉米播种面积,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补贴与价格分离,“市场定价与价格补偿分离”。

结构调整需转变体制机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信集团董事长常表示,供应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这在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如供需不对称,钢铁、建材和能源等行业产能过剩。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国有企业降低成本和生产能力的出路,这就需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品种、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以及小批量柔性生产方式,以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互联网技术为企业改变商业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手段。

结构调整需转变体制机制

谈到当前的利率市场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认为,关键是要完善利率传导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易纲表示,要完善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市场利率引导。目前,央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贷款便利,引导短期市场利率,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提供便利。中央银行决定存款和贷款的利率范围,并在这个利率范围内调节和指导利率。

结构调整需转变体制机制

“目前,我国还不能完全实施实际利率走廊。因为中国目前的机制还必须考虑货币的数量和价格目标。”易纲表示,现行机制还应考虑货币政策的量化目标,目前仍处于探索“利率走廊”的初始阶段。

易纲认为,要逐步完善央行控制短期利率中长期传导的机制,这需要市场建设和金融机构的定价权。同时,央行还可以指导中长期利率的形成,如再融资利率和中期贷款便利利率。中长期利率也能反映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意图,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结构调整需转变体制机制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