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9字,读完约2分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将改造600万套棚户区,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信贷政策。
对此,联讯证券研究总监傅立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提高工棚改革的货币化安置率,第一步就是要加快工棚改革进程,提高积极性。同时,它还将提高原有家庭的购买力,刺激日常消费和购买新房,并在减少库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星洲表示,根据当前住房市场形势,有必要利用货币化安置,打通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之间的渠道,实现存量住房资源的优化配置。
根据官方统计,如果2015年有580万套棚子被改造成房屋,那么从2008年到2015年的八年间,中国总共有2630万套棚户区被改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表示,2015年,棚户区改造达到580万套,创历史新高,货币化安置率达到28%,对减少库存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年,新安排棚户区改造600万套,继续推进棚户货币化安置,努力提高安置率。
任星洲说:“2016年有600万套棚改任务。在高库存城市,通过货币化安置解决商品房库存问题是非常现实的。如今,许多地方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去库存化压力,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实际上正在给市场带来压力,因此最好是盘活现有资源。”
事实上,增加对棚改和货币化的支持将带来大量需求。根据中央政府此前提出的原则上不低于50%的比例,假设每套房能够消化近2亿平方米的存量商品房,今年棚改安置房的货币化比例将达到300万套。因此,可以说目前经济适用房的货币化安置仍有很大的空间。
此外,关于如何完善信贷政策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傅立春表示,信贷政策支持合理住房消费的最重要手段是降低首付比例和提高利率优惠。对于国内住房消费地区差异巨大的现实问题,各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心也应该评估住房购买的合理需求和合理的住房价格水平,这是完善信贷政策的难点,也是防止泡沫的关键。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升级助楼市去库存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