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6字,读完约5分钟
公积金政策的放宽已初见成效。《北京市住房公积金201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昨日发布,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年度数据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巨额公积金存款的余额仍“沉睡”在账面上,未来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是有限的。如何“唤醒”这支庞大的股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个人贷款激增
报告显示,北京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848.86亿元,而2014年仅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07.97亿元,不到2015年的一半。此外,数据还显示,用于支持购买第一套房的公积金贷款占去年的90%以上,贷款主要支持购买第一套自住和中小户型住房的购房者。此外,72.2%的职工贷款购买的住房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5年,公积金政策在北京市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去年几次放松公积金政策,对只需要第一套房的人来说是有利的,可以降低购房成本。「整体来说,公积金使用的新记录主要与北京的房屋价格上升和减少首付的政策有关。在未来,预计公积金政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次置业。”张大伟说。
去年购房者确实欢迎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自去年以来,个人贷款最高限额从80万元调整到120万元,公积金首付比例去年也降低到20%。此外,公积金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四次贷款利率下调,目前五年多的贷款利率为3.25%。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认为,去年公积金贷款的增加与各地扩大公积金的使用不无关系。据《报告》称,2015年,北京市发放异地购房贷款4740万元,涉及54套住房。
天平“睡觉”
虽然北京发放的公积金个人贷款创下新高,但仍有巨额库存的公积金存款余额更是发人深省。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存款总额为7902.51亿元,存款余额为2899.75亿元,分别增长19.6%和14.9%。换句话说,公积金的整体存款在扩大,但公积金的“睡眠”余额也在上升。
一位业内专家今天告诉北京商报,使用住房公积金很容易产生马太效应。经济实力越强,就越容易享受公积金带来的好处。然而,平均经济实力的购房者往往受到贷款金额的限制,提取门槛过高,无法充分利用公积金。
北京大学私人经济研究所咨询中心主任刘认为,北京的公积金存款余额从未减少过。一方面,北京缴纳公积金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但缴存额往往较小;另一方面,由于北京的高房价,普通购房者很难充分利用公积金。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公积金的使用率偏低。
为什么庞大的公积金存款余额难以动用?高提取阈值是不可避免的因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曾承认,公积金作为一种强制性储蓄,具有共同基金的性质,只有更加灵活方便的提取方法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也在两会期间透露,从去年开始,开始征求社会意见的《住房公积金条例》将重点放在如何限制高、保持低、如何保值增值上。一些专家还表示,继续扩大公积金的投资渠道也能对提高公积金余额的使用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调整空房间有限
3月25日,上海和深圳宣布将实施更严格的限购政策,因为城市政策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市场上,而且许多地方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已经或将发生变化。早在本月初,广州就分别公布了拒绝贷款和限制贷款的情况,公积金政策被秘密收紧。在上海和深圳宣布收紧楼市的同一天,武汉也宣布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将从60万元降至50万元。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的公积金贷款政策将相应收紧。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改良二套房时,普通住房首付比例由不低于30%提高到不低于50%,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由不低于60%提高到不低于70%。此外,申请纯公积金贷款及有价证券贷款的门槛亦由申请贷款前的连续六个月提高至连续两年。
不少地方公积金政策相继调整,令不少置业人士担心北京的公积金政策会否因为楼市收紧的连锁反应而改变。刘新旭今天告诉《北京商报》,北京的房价压力没有上海和深圳大,因此调整公积金政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以今年2月的数据为例。今年2月,深圳房价同比涨幅最高,达到56.9%,上海为20.6%,北京仅为12.9%。
另一方面,刘新旭认为,北京房价的上涨基本上是由刚性需求引导的,大部分购买商品房的购房者也是自住的,这与上海、深圳的大量购房者有本质区别。“而且,北京的房地产也有稳定的升值预期,而房地产的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公积金政策不会有太大的调整。总之,地方公积金的调整应与各地市场需求的性质紧密结合。”刘新旭说道。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北京公积金的双面年报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