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2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以来,券商的债券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重股轻债”的模式已经改变。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有必要警惕杠杆资本转移和信贷违约等风险
目前,ipo发行仍在全面控制之下,股市交易也不活跃。过去,关注股票多于债务的经纪人悄悄地改变了他们的业务发展战略。
据风信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28日,86家券商共承销各类债券720只,共募集资金9016亿元,同比增长2倍以上。如果按1%的比率计算,券商可以获得约90亿元的承销费用。今年第一季度,券商ipo承销收入同比下降73%,环比下降28%。
中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国泰君安有限公司的总承销金额(报价为601211,买入)均超过1000亿元。其中,中信建设投资募集金额最高,达到1220亿元。
大型经纪公司赢得了规模,而中小型经纪公司也将债券作为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九州证券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截至今年一季度,其债券业务(债券承销和交易投资)实现总收入8100万元,而去年该业务收入为5300万元,增幅明显。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债券发行规模的增加,信用风险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东兴证券(601198,BUY)分析师认为,2015年信贷风险事件进入高发生期,2016年经济增长率下降。信用发行人的经营管理能力需要测试,今年违约事件将继续上升。违约事件的日益增多,为承销经纪人的风险控制能力敲响了警钟。
债券发行规模井喷
去年4月,交易所正式实施公司债券新政,效果非常明显。短期内,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发行规模被吹灭。
据《中国债券市场2015》报告,截至2015年11月,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债券融资占全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上升至19.1%。
“与a股的震荡格局相比,目前债券市场的经济性仍然很高,因此它已经成为许多券商关注的焦点。”财富管理平台金斧子的首席执行官张开兴告诉投资者新闻。
中小型券商的增长速度更快
与大型证券公司相比,以九州证券、天丰证券和第一家合资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为代表的中小型证券公司在债券业务上表现更为迅速。其中,九州证券去年在所有机构中排名第122位,市场份额仅为0.01%,今年上升至第72位,市场份额为0.14%,总承销金额为44.3亿元,比去年增长176%。
业务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收入的“水涨船高”。九州证券和债券承销的投资交易收入为人民币5300万元,占总收入的10%。今年一季度,债券业务收入达到8100万元,增幅明显。
对于今年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大的原因,九州证券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表示,目前的市场形势更适合债券业务的发展。首先,在“供方改革”和企业转型背景下,债券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其次,在监管层面上发展债券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要求也是公司决定发展债券业务的主要原因。
“除了有利于债券业务发展的环境外,公司还在人才规划、产品设计、营销服务体系和项目风险防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上述九州证券负责人表示,以销售为例,公司采用总分与总分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截至目前,已在全国主要省市的核心区域开设了30多家分支机构和销售部门,构建了辐射全国、经纬交织的强大业务发展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
此外,证券公司固定收益方面的人士认为,从客户整体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债券是大规模资产配置的基本类别,具有很强的确定性,证券公司安排此类业务是必然的。
对于未来债券走势,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认为,如果目前无法通过大规模股权融资解决僵局,后续仍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债务融资,债券市场仍将有很大发展。“由于债务滚动的频率加快,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随后的货币政策制定仍对债券市场有利。”徐寒飞预言。
债券违约风险增加
日前,记者从一家公开基金了解到,去年底后,监管部门再次对债券杠杆问题进行了书面调查,要求公司根据沪深两市和银行的情况分别统计债券持有规模和回购融资余额。
一位来自深圳某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门的人士表示,这是一个信号,表明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债券市场。然而,他认为,目前证券公司债券投资交易的杠杆并不高。一些券商还向投资者表示,自营投资的杠杆远非市场传言的“每轮杠杆5-10倍”,调查不会影响公司的投资和交易业务。
“经纪人的杠杆率高于保险和基金等其他非银行机构。监管后,可能会对券商的债券业务策略提出新的要求。”张开兴表示,监管机构重视杠杆作用,以防其发生。当前债券市场的主要问题不是杠杆,而是企业的违约。
“在宏观经济仍然存在诸多风险的背景下,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也在加剧,市场上的违约案件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这是监管机构最担心的问题。”张开兴说。
自今年年初以来,债券违约接连发生。据统计,信用债券市场已经发生了10多起还款风险事件,其中山东山水、南京雨润等6起发生了重大违约。虽然债券尚未到期,但主体现金流已经严重枯竭。
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违约事件,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召集多家券商的债券业务负责人在上海会面。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债券市场已进入频繁违约期,目前公司债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不能成为“垃圾债券”市场,有必要重点营销央企。同时,要求券商不要再承销而忽视托管,提高风险控制管理能力。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券商债券承销逆袭猛增两倍 警惕市场违约进入多发期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