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7字,读完约6分钟
自1月1日起,深圳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商业登记被暂停,最近上海和北京报道了最新进展。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有传言称,上海已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注册,北京市工商局要求谨慎对待与p2p和理财广告相关的民间融资宣传;与此同时,对私募和众筹行业的监管也在收紧。据业内人士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借贷、私募和众筹已经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渠道渗透到社会中。然而,普通投资者识别风险的能力有限,各种机构混杂在一起。加强监管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风险。
加强对私募股权行业的监管
《中国证券报》记者询问了北京近10家企业注册机构,多数机构表示,他们不能再用“私募基金”、“财富管理”、“资本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字样注册企业,但可以在去年12月前注册为代理机构。至于他们有否收到工商局的“窗口指引”,以及何时收到,上述机构的客户服务人员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只有一家机构表示,它仍然可以注册为代理,并且还没有收到任何暂停注册的通知,但不能排除该政策将在下个月改变。
“要访问我们的网站查看私募股权产品信息或进行投资,您必须阅读合格投资者的条件,并在打开页面前进行注册。”深圳一家私募股权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底开始,合格投资者的认证和注册必须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和销售。虽然实际效果还不清楚,但这种“形式”必须在投资前采取。据了解,自去年底以来,证券业协会集中下发了《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金募集行为》、《基金合同》等文件;与此同时,该协会还定期公布丢失或异常的私募机构。上述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协会的所有行动表明,2016年私募股权行业加强监管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位准备在北京注册成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士透露,去年11月底,企业注册机构曾表示,私募股权基金注册难度较大,可能会收紧准入条件,并敦促企业“就地”快速注册。如果最近的传言是真的,他们准备在上海等外国城市注册,或者通过传统的单一账户管理形式阳光私募。“去年,发生了许多非常规事件,如在行业内跑来跑去、失去联系,这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声誉。监管当局收紧入口是合理的,但我认为这只是一项需要清理和纠正的临时措施。该股仍将欢迎高质量的增量进入。”
另一家刚刚完成注册的私人股本基金认为,当前的政策收紧主要是针对业务运营。“如果业务范围内有非投资性业务,将退回注册材料,但其他注册程序和周期不变。”据知情人士透露,政策收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证监会今年的工作重点是防范风险。目前,私募太多,注册公司已达25221家,风险概率明显增加,要求更加严格。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私募股权交易所的数据,2016年1月第一周新成立的私募基金经理有137人,而2015年11月和12月新成立的私募基金经理分别有1896人和1344人。2015年7月是人数最多的一个月,一个月内新设立了2 688个。仅从结果来看,新增私募基金经理的数量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下降趋势。
对于网上传言工商局暂停投资企业注册审批,零点二宝研究中心表示尚未得到确切通知,也尚未找到正式文件。根据零点二宝集团的私募股权数据,2015年在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了近3000只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较2014年有明显增长。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的数据,自2014年2月实施私募投资基金注册制度以来,已有超过2.2万只注册私募基金。然而,在私募基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风险和问题。
P2p监管已经逐渐登陆
通过互联网,网上贷款行业发展迅速,但2015年12月银监会发布行业咨询稿后,各地相关监管规定也很快出台。在p2p平台最多的深圳,当地金融办公室率先暂停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商业注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征求意见稿中向当地金融机构提出p2p平台的要求,基本上相当于将监管责任推给当地金融机构。事实上,网上贷款业务的真实风险敞口非常大,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风险还会继续暴露。监督必须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清理和调查,以避免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
投资屋首席执行官黄士桥表示,暂停增量平台将对行业起到“分水岭”作用,现有平台将有一个洗牌过程,而新平台未来将面临更高的门槛。据估计,监管机构的呼吁是暂时的,主要是为了找出行业风险,但这一过程可能会持续一两年。深交所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认为,最近出现的电子租赁等风险机构只是表面现象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违约和未暴露的行业风险敞口。对于监管者来说,早期调查不仅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也避免了大规模风险的爆发。
关于上海市金融办停止互联网金融注册的消息,记者询问了上海市金融办,但该部门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海尔互联网金融首席执行官王伟表示,如果真的暂停注册,这将是刚刚发布的p2p监管规则草案的延续和落地。对于行业来说,它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和优化;对于现有的p2p,这意味着加快适者生存。自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一直运行过快。不排除有些“赛车手”违反了规定。“赛道”的建设本身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此前公开表示,从上海的情况来看,上海乃至全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包括p2p在内的商业活动也发展迅速。网络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式,一方面要支持其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其发展,因为网络金融参与者多、覆盖面广,跨地区、跨市场现象相当突出。根据网络金融的特点,及时制定一定的法规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支持网络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也有利于打击利用网络金融进行的非法金融活动。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企业实际上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从事一些非法金融活动。一方面,我们必须制定政策,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制定政策,打击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非法活动。”屠光绍说。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金融创新监管趋紧 预防风险成首要任务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