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9字,读完约3分钟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报道,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军对媒体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更多地涉及一篮子货币。

马军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是盯住美元,而是不完全自由浮动。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调是增加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即保持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一篮子货币形成的参考机制将涉及一系列安排,包括引导市场衡量保持一篮子汇率稳定所需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要求做市商在提供中间价报价时考虑稳定一篮子货币的必要性,以及央行在调整汇率时保持一篮子货币稳定的策略。由于这一形成机制的实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稳定性将会提高,而人民币对美元的双向波动将会增加。同样,在参考篮子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会朝一个方向变动。

央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

马军表示,建立一个透明且具有市场可信度的篮子汇率机制,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让更多市场参与者“遵守”一篮子货币的目标,从而有效降低央行干预的频率和规模。当市场充分理解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时,预期将趋于稳定,使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将下降。市场预期稳定后,经常项目顺差、人民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等积极的基本面因素将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发挥更大的作用。

央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不应该盯住美元的主要原因是,盯住单一货币将导致全国外贸竞争力大幅波动,加剧国际收支失衡,导致更多的套利活动。完全无干预浮动是一种理想状态,但目前条件尚不成熟。这是因为没有干预的汇率制度要求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如金融机构和企业)在进行国际交易时能够对冲汇率风险。然而,由于金融市场发展阶段的限制,中国目前不具备这一条件。

央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

要形成一个更加成熟和透明的机制,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目前,在决策一级,有一种共识,即应更多地提及一篮子货币,中间价格的定价机制已开始引入稳定篮子的因素。我们将建立汇率调整机制,主要目标是稳定一篮子汇率,适当限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天内的波动。今后,我们还可以引入一种机制,根据宏观经济趋势,使汇率相对于一篮子货币适度升值或贬值。央行将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提高干预原则的透明度和人民币指数数据的可用性,以便市场能够判断一篮子货币机制的有效性。顺便说一下,一些市场参与者通过观察最近两天中值价格的变化来判断央行的意图,这是一种误解。中间价是做市商根据前一天的收盘价,参考一篮子汇率变化等因素报价形成的,因此市场参与者应主要关注中间价与收盘价之间的价差与一篮子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

央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

马军表示,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一篮子货币的参考作用将明显增强,但不会严格盯住一篮子货币。在未来,一篮子机制的设计还可以包括一种根据宏观经济趋势逐步推进篮子的机制。因为它没有严格盯住一篮子货币,所以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套利风险。此外,印度、韩国和其他国家,以及台湾和中国其他地区,都提到了一篮子货币,没有明显的担心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央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