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44字,读完约8分钟

2016年,“隐忧”被揭开了:当前价格高的“老七”保险产品超过了规模的一半

引导阅读

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高管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今年的高价产品依然畅销,即使不会立即出现新的利差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的记者李志宏和赵平在北京报道

这又是一年“有个好的开始”。

“有一个好的开始”意味着“一年到头都有一个好的开始”,这是每个保险公司冲刺年度业绩的重要时刻。因此,“开个好头”的产品和性能非常重要。

几天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了一份银行间交易所的数据,其中包含一些公司在新年第一周的“开门”表现。截至1月7日,按照旧标准,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太平保险、泰康保险、PICC人寿和新华保险主要保险渠道的总承保保费超过760亿元(数据未经审计,下同);上述“老七”加福德人寿八大银行的承销保费超过800亿元。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然而,在“打开一扇好门”的好结果背后,高价产品正在逼近,银行和保险的比重仍然很高。其中,“老七”占据了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个人保险渠道中的高价产品规模按老标准超过400亿元,约占53%;银行渠道,上面提到的八个统计科目,仍然支付超过90%的保费。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特别是,中国人寿表现出“威胁性势头”。根据同一来源数据,中国人寿个人保险渠道的承保保费超过200亿元,但剔除高价产品后,还不到3亿元;银行渠道的承销保费约为210亿元,银行支付的保费不到30亿元。在个人保险渠道中,只有新华、太平、泰康是没有高价产品的保险公司。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在“资产配置短缺”的背景下,“开好门”带来的高收益也是高负债的规模溢价。其投资方能否承受一系列现实的权重,如利率下降和股市波动?如果资产和负债的管理严重脱钩,最终会不会演变成新的利差损失,产生流动性风险?这是一个需要整个行业讨论的话题。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高流动价格产品”的统计是旧的统计标准,指的是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产品和高现金价值的分红产品。

高价产品充满了“开门”

根据上述银行间交易所的数据,截至1月7日,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太平保险、泰康保险、PICC人寿和新华保险七大保险渠道的总承保保费超过760亿元。其中,高价产品的承销溢价超过400亿元,约占53%。剔除高价产品后,老七大个人保险渠道的总承保保费约为360亿元。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具体来说,中国人寿的承保保费超过260亿元,其中高价产品占98%;平安的包销保费超过200亿元,高价产品占近30%;太保的承销保费超过100亿元,高价产品约占70%;PICC人寿保险的承保保费近20亿元,高流动价格产品约占30%;太平保险、泰康保险和新华保险的承保保费分别约为80亿元、45亿元和30亿元。行业间的交易数据显示,这三家公司都没有高价产品。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新华保险、PICC人寿、太平洋保险、太平保险、泰康保险、人寿保险、平安保险等8家主要银行的总承保保费超过800亿元。其中,白银保费支付90%以上,规模超过750亿元;预付保费仅占6%左右。

具体来说,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各自缴纳的保费约占其规模保费的14%;人寿保险费约占3%;CPIC缴纳的保费约占8%;太平天国时期缴纳的保险费约占17%;泰康的保费约占12%;人寿保险费约占1%;平安期间支付的保费约占4%。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价产品在“开门”中的地位。

针对这一现象,一位保险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高价位产品的‘开门’销售,表明即使保险公司意识到2016年投资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他们仍将规模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一家保险公司的总精算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说,“保险公司‘开门’的设计是面向消费者的需求,既有担保产品,也有投资产品。”在利率下降和股市波动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加关注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这间接推动了高价产品的火爆局面。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但保险公司总精算师坦言,“在‘资产配置短缺’的情况下,高价产品的收入越来越难以保证,惯性过后可能会下降。即便如此,这些公司也不太可能分散亏损和流动性风险。”

然而,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位高管却毫不担心地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目前价格较高的产品仍然卖得很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失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不会立即出现新的价差损失。一端是由营销人员和业务部门的业绩驱动的,而销售规模是由去年的业绩和资本市场的下滑所推动的;另一方面,投资部门找不到长期稳定回报的资产,与金融市场提供的期限相匹配的资产相对稀缺,这使得投资极其困难。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CPIC人寿保险董事长徐景辉在21世纪保险年会上表示,在“为第二代买单”的体制下,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将增加利率风险的资产占用,增加资本压力。利率持续下调将加大寿险公司资产方投资收益的压力,而负债方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可能导致债务成本上升而非下降,利差在未来可能缩小甚至颠倒。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中国人寿的高价产品“凯旋”

在上述银行间外汇数据的统计主体中,中国人寿的“胜利进展”尤为引人注目。

具体来说,中国人寿个人保险渠道保费收入超过260亿元,高价产品占比高达98%,剔除高价产品后只剩下2%;银行渠道的规模溢价超过200亿元,但未来支付的溢价不到30亿元。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寿又回到了“追求规模”的老路?一些寿险公司的受访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排除。”因为从那以后,平安、人寿、华夏等公司一直在相互观望,优势逐渐扩大。如果中国人寿赶不上,江湖地位必然会发生变化。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根据中国保监会2015年1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保费收入规模依次为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人寿保险、华夏保险、太平洋保险,分别为3710亿元、2734亿元、1513亿元、1446亿元和1103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16.7%、12.3%、6.8%和6.8%。

但是,中国人寿内部人士并不认同这一点:“开好门”并不能代表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开好门是根据实际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的,之后可能会过渡到重症等保健产品。

数据显示,2015年1-3月,中国人寿原保费收入为1534.5亿元,新增投资保障支出为64.92亿元,分别占1-11月份保费规模的41.36%和1.75%。但是,如果中国人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进行上述同业数据交换,这一比例可能会发生变化。

同时,平安在高价产品方面的表现也同样出色。平安个人保险渠道承保保费超过220亿元,其中高价产品超过60亿元;银行代发渠道记录了约40亿英镑的规模溢价,其中分期支付的溢价所占比例非常小。

对此,平安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个人保险和银行保险是平安未来发展的两大支柱。个人保险必须确立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而银行保险必须调整其战略,同等重视规模和价值。与此同时,nbev(嵌入价值)位居第一梯队。”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数据显示,2015年1-3月,平安原保费收入为810.04亿元,投资保障基金增加221.29亿元,投资连结保险独立账户增加7.02亿元,分别占1-11月保费规模的29.6%、8.09%和0.26%。

值得一提的是,在个人保险渠道中,只有新华、太平、泰康是没有高价产品的保险公司。

新华人寿保险总裁丰丸曾在21世纪保险年会上表示,保底产品是保险的精髓,不应大力发展高价产品。泰康相关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泰康将在高价产品上更加谨慎,不会出现其他公司在市场上追求规模的情况。”

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编者:赵平,如果你有任何建议和线索,请联系邮箱:赵平@ 21京基)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2016开门红“隐忧”: “老七家”个险高现价产品规模过半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