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55字,读完约13分钟
148
张凤玲
当船很大时,掉头一定很困难吗?小队长王健林正带领万达打破这一诅咒,他希望改变全球房地产公司转型失败的历史。
2016年,万达的房地产销售业务目标降低了640亿元,降幅高达40%,这也降低了万达的年度目标。这一宣布震惊了业界:在过去的十年里,这家领先的房地产企业从未采取任何行动来实现健康目标。如果将这个数字换算成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意味着该公司在2015年的房地产企业销售额排名中可以排在第13位。
《经济观察报》获悉,这一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当其冲地影响了万达3万至5万名员工的调整。这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前所未有的举动。
王健林表示,未来房地产人才将只占万达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与房地产收入的计划比例是一致的。目前,主要从事房地产的万达商业员工总数约为8万人,占万达的60%。
万达集团总裁、万达商业董事长丁本溪正在领导这场大规模瘦身运动:首先,万达商业总部的人员上限不超过300人;二是拆除北区、中区、南区三大项目运营中心。三是严格控制基层区域公司的设立,万达员工约2万人。调整于2016年年中结束。
此外,万达广场通过外部投资和万达轻资产模式的开发和运营,使得万达不再需要庞大的房屋销售体系来支持控股物业的扩张。预计这将影响约3万名万达员工。
主动进行万人规模的人事调整是万达第四次转型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主要是从房地产业向服务业转型。几年后,互联网金融和文化产业将支撑万达一半甚至更多。
在王健林看来,实现成功转型不是简单地减少业务,而是打轻资产的关键牌。因为未来10年1000万万达广场的规划不仅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调,也是万达文化金融等新业务发展的线下基石。
-640亿英镑和1万英镑的调整
在2015年年终工作会议上,王健林下令将2016年的预期总收入减少12%。最引人注目的是,房地产收入的目标已经从2015年的1640亿元减少到1000亿元!
这意味着创造640亿元收入的团队将面临调整。《经济观察报》获悉,约5万名万达员工面临新的选择。
其中,约有20,000人参与精简管理和控制组织系统。据知情人士透露,万达商业董事长丁本溪正在调整万达商业的组织结构。一是精简层级,将万达的业务结构从总部-项目管理中心-分公司-本地公司转变为总部-分公司-本地公司,由副总裁直接对接分公司。
万达过去有四个项目管理中心:吕雯、北区、中区和南区。为了实施轻资产战略,在新成立的机构中,除了原来基于轻资产战略的文化旅游项目外,其他三大项目管理中心将被取消。
事实证明,这种变革是2015年变革的有效手段。例如,上海宝山万达广场是万达资产重组中的一个重要城镇。2015年6月28日后,万达宝山广场成为万达商业管理的直接对接部门,中间运营中心被切断。商业管理总部的领导直接将五家大商店分成71家小商店,以增加租户数量和整体租金收入。调整后,宝山万达广场总租金收入增长38.7%。
下降到版本02
从版本01继续
二是精简区域性公司的设立。根据本报获得的信息,从2016年开始,管辖30家以上门店的地区公司最多有28人;管辖区域内拥有20-29家门店的公司,员工人数上限为26人;5-19人管辖的机构最多为22个;少于4个房间的设置上限为8。
例如,河北的唐山、湖北的荆州、浙江的温州、上海的宝山、福建的泉州、山东的济南等地区已经开始调整,人员平均减员率约为20%;
第三,万达百货和万达步行街将并入万达商业管理系统。
万达商业的一位高管表示,万达正在改变现状。最大的变化是万达的营销系统。万达将在2016年开设55家万达广场,但它们都是轻型资产。没有必要通过销售来支持万达的发展和庞大的销售队伍。
在这种背景下,约3万名万达广场销售人员面临重新选择的可能。万达集团品牌人士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万达将解雇万达。”“2015年初,我们告诉我们,万达在2016年会有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的销售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会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我们。我们跟随这个项目,有很多项目,我们有很多销售任务,而这个项目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工作要做。”李卉表示,自2014年9月以来,该月没有销售产出,年收入大幅下降。因此,通州万达项目一售出,她和其他十个
万达在许多领域的销售人员都面临着与李卉相同的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改革并不是一刀切的。“工作仍然是必要的,工资正常发放,年终奖金也是有的,福利待遇也不减。万达同一岗位的工资是其他企业的三倍,工资同比增长约16%。所以政策没有变,我们这些后台部门跟随集团转型的节奏,灵活应对,认识并适应这种转型,留在万达。如果你不同意,旺达会尊重你。”一位万达商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表示。
王健林在年会上宣布万达的第四次转型后,他唱了一首歌《山寨》:“我有这个钱山和万水。”我想要这一切,但不要憎恨和后悔。如果你想爱上我,不要害怕后悔。因为有一天我想飞走,我不想呆在一个地方,我不想有人跟着……”
转向轻型资产
万达在2016年将其房地产销售收入目标下调了40%,这并没有真正脱离房地产。根据王健林的计划,万达将在未来10年内开发并运营1000座万达广场。对于文化和金融等新业务,房地产仍是一个重要支撑。
一方面,这是1000万达广场的宏伟愿景,另一方面,它积极切断了销售型物业的摇钱树。万达的信心是什么?
记者从万达了解到,万达约20%的发展资金是通过出售住宅楼、办公楼和商铺获得流动性,实现滚动投资;约60%的资本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其余20%一般由实力雄厚的主要品牌商店投资——例如沃尔玛,其前台和后台设备、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商品结算系统都是由企业自行设计和投资的。
王健林要求万达广场未来70%的投资应该来自社会资本。它抓住的是轻资产模型。
对于专注于这项工作的万达商业发展中心总经理卢阳峰,他只有四个字:“刻不容缓!”
所谓的轻资产,即万达广场的设计、建设、投资、运营、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都是由万达完成的,万达使用万达品牌,但所有的投资都是由他人进行的,资产属于投资者,万达和投资者从净租金收入中分得。
这一变化,摆脱了过去万达出售万达广场配套住宅和一些企业,并反馈了控股物业的重资产运作。在新模式下,无论房价的变化还是市场周期对这种发展模式的影响都很小,万达的目标变得更加简单,那就是提高万达广场的投资收益。
以轻资产为主要模式的扩建任务具体在万达商业发展中心。目前,该部门正在集中寻找相关目标。根据万达方面的消息,这些项目必须满足两个标准: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项目辐射人口≥40万人。
一位万达商业高管介绍说,2015年,在万达推出轻资产战略后,大量投资者上门,愿意投资所有投资。万达走出品牌,负责设计、建设、招商和运营;租金投资者占70%,万达占30%。“这种比例在世界商业领域很少见。一般来说,品牌管理分为高达15%-20%的范围。”
“今年,在北京、大连和其他地方签署了三个采用这种模式的项目。这让我们认识到万达品牌的价值,决定将合作万达广场模式作为万达未来商业轻资产的主要方向。”万达商业高管表示。
该人士表示,这种模式有两大优势:一是零风险,土地是净的,资金由他人支付。另外,当我们要求合作项目施工时,施工队伍必须是万达指定的队伍,所有设备必须使用万达品牌库。优秀的品牌;第二,没有资本化。只是建立和管理项目,不考虑资本化。
另一种模式是将已建成的万达广场的成本价出售给投资者,并收回投资。投资者和万达的租金也分成了73%。在2015年开业的25家轻资产万达广场中,有20家已经与社会资本签署了投资协议。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万达商业2015年中期报告显示,万达2015年初的现金及等价物为506.2亿元,接近龙湖当年的年销售额。王健林已经意识到万达的转型必须储备足够的现金流来对冲风险。
它不再是一家房屋公司
与许多房企相比,王健林大幅削减了万达商业所在的房地产业务,更大的信心来自于万达文化集团、万达金融集团等非房地产业务的收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所增长。
根据王健林的工作报告,万达文化集团2015年收入为51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同比增长45.7%。通过快速的并购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四个产业部门:影视、体育、旅游和儿童娱乐。除了在中国排名第一的旅游业外,其他三个行业按收入规模排名世界第一。
万达最近收购了美国传奇影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去年,万达拍了很多电影,这使得万达成为中国第一家私人制片公司。
在体育领域,万达也在做出巨大努力,不仅收购了拥有世界杯转播权的瑞士盈方,还收购了美国钢铁侠公司。当然,还有很多万达没有宣布的体育赛事,包括两大球赛的转播。
万达金融集团2015年收入为20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9.7%。然而,目前没有具体的收入结构。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万达通过快钱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几个月内筹集了100亿元。
据了解,万达网络平台架构包括大数据应用、信用信息服务、网络信用、移动支付和樊菲卡业务五大板块。特别是2020年网上金融信贷余额力争达到3000亿元,其中企业信贷1000亿元,个人信贷2000亿元。
如果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万达第三次转型的核心,大力推广互联网金融将成为万达第四次转型的重中之重。此前,万达把自己从大连推向全国,从一家住宅企业到一家商业地产企业,视为前两大转型。
随着文化和金融两大业务的迅速崛起,2015年万达的服务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3%,比2014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房地产销售收入几乎没有增加。
根据万达的内部数据,2015年,万达的房地产销售、租赁、酒店、文化、电影、票房、媒体和旅游分别增长了4.4%、30.7%、22.4%、45.7%、49.9%、49.6%、36.1%和59.8%。除了房地产销售,其他
" 4%的增长很难支撑整个集团的快速增长."万达的一位财务人士表示。
2016年,王健林为万达设定了三个目标:
首先,集团的服务业占其收入和净利润的一半以上。力争达到60%。“到2016年底,万达将不再是一家房地产企业,而是一家综合性企业,服务业收入和净利润占55%以上。预计到2017年,这两项指标将超过2/3,提前一年实现转型目标。”
其次,万达的商业利润结构发生了变化,力争2016年万达50%以上的商业利润来自房地产销售。
第三,海外收入大幅增加。2016年,万达集团将力争实现20%的海外收入。
决策系统的重组
万达的转型需要主要房地产业务的平稳过渡。特别是对于文化、金融等新业务来说,业务规模和领军人才都与房地产所在的万达商业密切相关。关键是处理好新老业务关系,重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的战略目标。
根据计划,万达商业将于1月2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重组董事会。由于王健林拥有万达商业银行的控股权,万达商业银行的新董事会成员将根据之前的提名产生并非偶然。他们是:丁本溪董事长,执行董事齐杰、王志斌,非执行董事海印、曲德俊、刘朝晖,独立董事胡祖六、李龟年、齐大庆。
董事会重组的主要变化是:原董事王贵亚、张林将离开万达商业银行董事会,曲德俊由执行董事变更为非执行董事。
万达集团副总裁王贵亚牵头成立了万达金融集团,由曲德俊接任。王曾经私下向人们透露,万达的金融模式是一种生产和金融模式,需要万达商业的全方位支持。然而,他在万达金融集团时,无法调动万达的商业资源,根本原因是他对万达的商业体系没有基础。
屈德俊是万达商业的先驱人物,多年来一直深入万达商业。与王贵亚转会的原因相同,曲德俊代替王贵亚接手万达金融,王健林安排带领万达金融集团在2019年前实现ipo。
万达商业集团副总裁王志斌被提名为新的执行董事。“王志斌有经营者的思想,而瞿德俊更注重平衡商户的利益。”例如,万达商业管理系统(Wanda Commercial ManagEment System)的一位高管表示,如果优衣库想进入新开业的万达广场,屈会先听取优衣库的意见,王会先对万达购物中心进行设计和调整,然后根据其特点和定位决定是否引进优衣库。
“万达商业需要瞿的概念,万达商业需要王的概念。”他的任务是在2016年实现万达50%以上的房地产利润。”上述高管表示。
张林离开万达商业董事会被视为万达进一步分拆的象征性信号。万达集团一位高管表示:“张林的离开与王贵亚有很大不同。有两个原因。首先,张林是万达影院的上市公司。董事,以避免在两个上市公司存在利益转移的嫌疑;其次,张琳领导的万达院线得到了王健林和业界的高度认可。王健林希望张林更加注重带领万达文化集团自主发展,实现上市,实现2020年年收入1500亿元的销售目标。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2016:万达不再是房企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227.html